【阿令】长线策略反而耗不起时间——20240821
2024-08-21 23:03:18
科创50,观察短线回调是否与7月5日低点形成双底;
中线观察是否与2月份低点形成双底,这个是大概率的。
芯片股,现在看来7月22日是假突破,但目前也不是二次探底走势;
人工智能,是二次探底走势,观察是否与2月份低点形成双底;
军工股,相对强势,目前还不是二次探底;
新能源,近2年已经出现了3波下跌,其中2023年1月那一波是跌幅高达51%的主跌浪。现在这波跌幅仅19%,预计不再是主跌浪,而是二次探底走势;
消费股,5月份以来的下跌已经达到了23%的跌幅,对比前一波主跌浪35%的跌幅,现在这波不排除还是主跌浪;
医药股,本轮回调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二次探底的概率更大,主跌浪的概率更小;
银行股,2022年10月反弹29%,2023年12月反弹27%,这2波反弹是同一级别的中线反弹;
近半个月的反弹则更大概率是“二次筑顶”。
券商股,2023年8月以来回调了2波,分别下跌28%和20%,可以观察是否已经见底;
能源股,前一波回调跌幅16%,本轮回调跌幅达到19%,已经超过了上一波,是走弱的迹象;
有色股,年初的反弹幅度达到49%,已经超过上一轮反弹的24%,是转强的迹象;
本轮回调目前跌幅23%,暂时也小于前一轮的跌幅37%。
长线策略:
29%军工芯片股、19%互联网券商股、11%科创板;
可能不少人对长线策略会有一些误解,既然都说是长线,那肯定可以慢慢耗时间,但我现在理解的长线策略倒不是这样。长线策略偏重相对收益,这样不怕急跌、暴跌,比主流指数跌得少一些就可以了。但比较害怕的反而是长时间的阴跌,耗不起这个时间。美股为什么适合长线投资,实际上就是因为美股牛长熊短,熊市经常是短时间的暴跌,忍一时之痛,然后就晃晃悠悠开始长牛。如果A股将来仍然是牛短熊长的走势,1年赚100%和10年赚100%根本不是一回事,
熊市时间越长,对长期收益率的拖累越大,那么根本就不适合采用长线策略。
所以说,对长线策略来讲,近期这种回调不是坏事,最好是暴跌才好,早一点完成二次探底,更能节省时间。
短线策略:
15%芯片股、5%军工股、5%创业板;
短线策略,追求绝对收益,需要提防短时间的急跌。但反而可以不断地耗时间,没什么行情的时候,能维持住横盘就是不错的。
所以如果出现加速下跌走势,短线策略需要减仓,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加速下跌的情况。
【阿令】长线策略反而耗不起时间——20240821
科创50,观察短线回调是否与7月5日低点形成双底;
中线观察是否与2月份低点形成双底,这个是大概率的。
芯片股,现在看来7月22日是假突破,但目前也不是二次探底走势;
人工智能,是二次探底走势,观察是否与2月份低点形成双底;
军工股,相对强势,目前还不是二次探底;
新能源,近2年已经出现了3波下跌,其中2023年1月那一波是跌幅高达51%的主跌浪。现在这波跌幅仅19%,预计不再是主跌浪,而是二次探底走势;
消费股,5月份以来的下跌已经达到了23%的跌幅,对比前一波主跌浪35%的跌幅,现在这波不排除还是主跌浪;
医药股,本轮回调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二次探底的概率更大,主跌浪的概率更小;
银行股,2022年10月反弹29%,2023年12月反弹27%,这2波反弹是同一级别的中线反弹;
近半个月的反弹则更大概率是“二次筑顶”。
券商股,2023年8月以来回调了2波,分别下跌28%和20%,可以观察是否已经见底;
能源股,前一波回调跌幅16%,本轮回调跌幅达到19%,已经超过了上一波,是走弱的迹象;
有色股,年初的反弹幅度达到49%,已经超过上一轮反弹的24%,是转强的迹象;
本轮回调目前跌幅23%,暂时也小于前一轮的跌幅37%。
长线策略:
29%军工芯片股、19%互联网券商股、11%科创板;
可能不少人对长线策略会有一些误解,既然都说是长线,那肯定可以慢慢耗时间,但我现在理解的长线策略倒不是这样。长线策略偏重相对收益,这样不怕急跌、暴跌,比主流指数跌得少一些就可以了。但比较害怕的反而是长时间的阴跌,耗不起这个时间。美股为什么适合长线投资,实际上就是因为美股牛长熊短,熊市经常是短时间的暴跌,忍一时之痛,然后就晃晃悠悠开始长牛。如果A股将来仍然是牛短熊长的走势,1年赚100%和10年赚100%根本不是一回事, 熊市时间越长,对长期收益率的拖累越大,那么根本就不适合采用长线策略。
所以说,对长线策略来讲,近期这种回调不是坏事,最好是暴跌才好,早一点完成二次探底,更能节省时间。
短线策略:
15%芯片股、5%军工股、5%创业板;
短线策略,追求绝对收益,需要提防短时间的急跌。但反而可以不断地耗时间,没什么行情的时候,能维持住横盘就是不错的。
所以如果出现加速下跌走势,短线策略需要减仓,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加速下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