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市场风格由增量资金主导——20240819

2024-08-19 15:30:05

观察A股近20年的成交额变化,大致有一些观点:

1、大类资产配置层面,A股吸引力持续增加:

过去20年,A股成交额持续放大,对资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中国居民的资金主要配置在房地产和股市,尤其是房地产占比极其大。未来20年,A股市场会抢占更多资金,主要是从房地产市场。

2、再对比A股2021年和2015年的区别:

2015年的日均成交额急剧扩大到1.4万亿,但2018年又快速萎缩的到0.2万亿,仅为高峰期的1/7,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这批资金主要是投机性的,快进快出型,在股市、房地产市场、高利贷、地下钱庄等等到处串;

2021年的日均成交额也高达1.2万亿,而且是缓慢地逐渐增加,经过3年的熊市,现在成交额仍然有0.6万亿,是2021年高峰期的1/2,也是2007年大牛市顶峰的3倍。显然,现在A股里面多了很多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未必是长期持有不动的,现在连巴菲特都卖出了一半苹果股票,但这种长期资本不是到处串的,是长期呆在股市寻找机会的,愿意承担股市的风险,即使暂时卖出股票,一旦股市有机会,会先知先觉地重新进入。

3、市场风格由边际增量资金主导:

2015年股灾熔断以后,数量庞大的内资遭遇重创,外资体量并不算大,但外资作为增量资金“趁虚而入”,2016~2017年的“漂亮50”行情,可以说由外资主导;

2019~2021年的消费医药、“新半军”行情是公募基金主导,公募基金是当时的增量资金,大量年轻的基民跑步进入市场,地铁、饭馆、电梯间谈论基金的年轻人不少;

但是,近1年,北向资金流出了约1600亿。今年上半年,偏股型的公募基金赎回约2000亿。现在,机构资金是遭遇了重大挫折的。

4、将来一段时间,比如下半年和明年的增量资金:

外资方面,如果出现美股下跌,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和A股回升的组合,外资应该会有部分回流,但即使完成这样的高难度组合,外资的回流也不会是主导因素,这跟2016~2017年不同,当时内资极度虚弱,衬托了外资的力量强大而已;

公募基金,快速恢复流入的可能较小,一方面基民刚刚遭遇重挫,信心恢复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跟股民直接炒股不一样,基民的失望情绪不仅是针对股市,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基金经理的,可能会有“基金经理也不见得就比自己厉害”的感觉或错觉。所以如果股市恢复上涨,不排除一部分基民会直接入市自己炒股,而不是通过基金间接入市;

散户游资,假设2015年巅峰期的力量是100,2018年低谷期剩下1/7,力量值大约15,现在应该与2018年相当,也不排除力量值比2018年还低。简单讲,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恢复到巅峰期的100,但即使恢复到30~50,从增量资金的角度,就是很大一股增量势力了,因为外资和公募基金等机构正在遭遇挫折,机构资金处于虚弱状态。对于经历过2015年、2008年甚至更早熊市的老股民来讲,力量恢复的可能是较大的,这部分股民可以说就是A股长期资本的投入者,“A股虐我千百遍,我待A股如初恋”。另外,现在是明显的“资产荒”,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如果A股起势,也很有可能吸引新股民、新资金。而且考虑基金的表现较差,部分新股民直接入市自己炒股的概率也较大。个人认为,下一阶段行情的增量资产很可能是散户游资,市场风格会阶段性回归投机炒作风格;

所谓国家队,定义比较模糊,比较神秘,不清楚规模多大。但按照道理,如果有所谓国家队介入,其主要目的应该以稳定市场为主,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这样的2个角度来看,稳定市场是主要目的,那就不会太过于“兴风作浪”,过度去主导市场,在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应该让市场自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否则市场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可以说是不怕亏钱,子弹无限,说实话,对于这样的“对手”,那是惹不起的,但可以躲得起,最好不要跟国家对做对手盘,也不要跟国家队做队友。

中证全指可以拆分成工业、金融、科技等11个板块:

工业板块,占中证全指的权重最大,达到了22%,细分板块包括电力设备(大部分是新能源)、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军工等;

工业股近3个月回调的速度,目前还是明显慢于2024年2月份那一波。作为权重最大的板块,工业股企稳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板块,是第2大权重,权重14%,细分板块包括银行、券商、保险;

金融股下跌减速更明显,而且权重也非常大。

信息技术板块,权重也是14%,细分板块板块电子、半导体、计算机;

科技股2月份之后下跌明显减速,近5个月的走势接近于横盘,观察方向选择。

材料板块,权重11%,细分板块有色、化工等;

材料股近3个月的下跌有加速的迹象,所以暂时适合观望。

医药板块,权重9%,细分板块医药、医疗;

医药股接近于匀速下跌,加速或减速都不明显,需要一些外力来改变。

可选消费板块,权重8%,细分板块汽车、家电等;

可选消费板块近2年接近于横盘,但近3个月的下跌有加速的迹象。

主要消费板块,权重8%,细分板块食品饮料、农牧渔等;

主要消费板块近2年下跌速度比可选消费快,而且近3个月仍然有加速下跌的迹象。

通信板块,权重8%,细分板块通信设备、传媒、电信;

通信板块在去年的ChatGPT行情是领涨板块,今年2月份的反弹力度相对弱于去年,所以可以认为近1年处于减速上涨过程。但近5个月的回调又可以认为是减速下跌的过程,信号比较矛盾,可以再看看。

公用板块,权重4%,已经低于5%,影响力很小了,细分板块几乎全部是电力板块;

公用板块去年10月那一波是加速上涨的,但是近几个月出现了短线上涨减速的迹象,观察是否跌破半年线。

能源板块,权重3%,细分板块煤炭、石油,实际上是公用板块的上游行业;

能源板块由加速上涨,直接转换为急剧的加速下跌走势,也就是跳过了“减速上涨”这个环节,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周期股属性。

地产板块,权重1%,细分板块房产开发、物业管理;

地产股2月份以来有明显的下跌减速过程。

长线策略:

30%军工芯片股、19%互联网券商股、11%科创板;

从10年的维度,市场风格应该由基本面来主导。2~3年的维度,市场风格很大可能是由资金面主导的。现在存在基本面由科技股主导,增量资金由散户游资主导的可能性,科技股行情与散户游资本身也是互相吸引的。

短线策略:

15%芯片股、5%军工股、5%创业板;

短线横盘超过了1个月,方向选择后,会加速上涨或下跌,等选了方向再说。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