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500,近3年的3次反弹,分别是:
2个月,反弹27%;
6个月,反弹16%;
3个月,反弹30%。
那3次反弹都具备相当的可操作性,平均反弹4个月和24%,这一次也是等待类似的一次反弹,可以参考相关的反弹时间和幅度。
科技股,相对应的3次反弹:
4个月,反弹34%;
6个月,反弹53%;
1.5个月,反弹39%。
平均反弹4个月和42%,爆发力相当不错。而且在最近4个月的回调过程中,科技股也是明显抗跌的,下一轮强势反弹的概率很大。
新能源,3次反弹:
2.5个月,反弹61%;
1.5个月,反弹18%;
1.5个月,反弹28%。
平均反弹2个月和36%,反弹幅度并不小,时间偏短,是脉冲式的反弹。近4个月的回调中规中矩,不算抗跌,也没有创新低。
消费医药,3次反弹:
2.5个月,反弹22%;
2.5个月,反弹26%;
3个月,反弹21%。
平均反弹2.5个月和23%,而且很稳定,3次反弹的时间和幅度都很接近。近2个多月的回调创了新低,是弱势表现。当然,这里弱势是指短线的,长线并不排除7月9日这个底,可能是很重要的长线底。
金融股,3次反弹:
3个月,反弹16%;
6个月,反弹31%;
4个月,反弹18%。
平均反弹4个月和22%,反弹速度偏慢。金融股主要押注快速的脉冲式反弹,需要关注反弹速度。
资源股,3次反弹:
2个月,反弹33%;
6个月,反弹19%;
3个月,反弹35%。
平均反弹4个月和29%,资源股的走势几乎与中证500是同步的,可以关注资源股。
短线策略仓位20%,持有芯片ETF、光伏ETF、券商ETF、创业板50ETF;
还保留20%资金,将考虑直接选个股,目前比较关注的是科技股、券商股和有色股。
长线策略的核心是选股,优先考虑的还是技术面,目前的权重大概是60%技术面、40%基本面。基本面里面又分成,考虑60%产业逻辑、40%产业政策,产业逻辑更重要,即使是在中国。
芯片股的技术面非常出色,过去4轮长线上涨平均持续2.5年,平均涨幅达到415%,而且4轮表现都非常出色,没有哪一次会很差;
芯片股的产业逻辑和政策都非常硬,任何科技创新都很难绕过芯片产业,国内政策全力扶持芯片产业的决心也不用怀疑;
另外,个人认为所谓国外的(打压)政策不用考虑,以中国的体量,在全球范围内更接近自变量,而不是因变量。认为国外政策如何如何重要的,不适合炒A股,建议直接炒美股;
还有,单个季度和年份的业绩波动,分红水平等等,都不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尤其是现在被热捧的所谓分红如何重要,个人认为分红是最不重要的,实在嫌钱多,回购注销股票都好过分红。
新能源的历史比较短,只有2次长线行情,平均上涨3年和332%。新能源历史数据比较少,走势的可靠性不如芯片股;
政策面,新能源被大力扶持,没有疑问;
产业逻辑,多少有一些疑问。现在比较明显的,“新”能源开始表现出类似“传统”能源的周期性,新能源不能单纯地被认为是成长股,而是具有成长性的周期股。而且,有意思的是,现在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反而开始弱化周期股属性,越来越公用事业化,成为具有周期性的公共事业股。
医药股,3次长线行情平均持续2.5年,平均涨幅199%。近3.5年的这种跌法,显然说明2008年以来的长期上涨趋势已经结束了,相对应的,也需要较长时间去调整;
政策面,医药行业是被打压的;
产业逻辑,没有什么问题,老龄化社会,医药行业受益。
医药股核心问题,2008~2021年涨得太多,而且是持续不断,滔滔不绝地上涨。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跌足够,跌到位就没事了。政策面不是问题,是各种考虑因素里面,权重最小的(走势面权重60%、产业逻辑24%、政策面16%)。
人工智能,历史数据短,参考性不强。但是大体上,人工智能板块的走势与科技股整体走势区别很小,而科技股从走势上是值得看好的,2015年以来已经回调了9年,调整足够充分;
政策面,人工智能谈不上支持,也谈不上打压,或者说两者都有。作为新兴行业,而且可能是“改变世界”的行业,政策会有一定的支持,并不奇怪。但是人工智能还存在很多法律、规范、伦理道德等等问题,这方面是存在打压可能的;
产业逻辑,人工智能有可能“改变世界”,但至少目前,只是一种可能性。近80年,人工智能浪潮算上这一波,已经4波了,每次都宣称“改变世界”的。现在人工智能还是更多停留在实验室,多于实际应用。眼见为实,可以重点关注应用层面是否有实质性进展,尤其是智能驾驶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大规模市场。
长线策略目前配置30%军工芯片股、18%互联网券商股、11%科创50ETF;
军工芯片股和科创50ETF,如前所述,技术面、政策面、产业逻辑都是看好芯片的;
互联网券商股,最主要是看好这只个股本身的成长性。券商行业还需要具体分析,虽然有一定成长性,但不能直接认为券商股是成长股,不过最起码不认为券商行业有问题。
至于新能源,走势不差,但可靠性需要观察。政策面问题不大,但是产业逻辑有一些瑕疵;
医药股,走势差,政策面打压,但产业逻辑是好的,政策面不是考虑重点,重点等走势好转;
人工智能,走势应该会好,政策面中性,产业逻辑中性,总之可以当作一个概念题材大炒特炒,跟2015年炒作各种科技股一样。
【阿令】关注成长股的走势、政策面和产业逻辑——20240718
中证500,近3年的3次反弹,分别是:
2个月,反弹27%;
6个月,反弹16%;
3个月,反弹30%。
那3次反弹都具备相当的可操作性,平均反弹4个月和24%,这一次也是等待类似的一次反弹,可以参考相关的反弹时间和幅度。
科技股,相对应的3次反弹:
4个月,反弹34%;
6个月,反弹53%;
1.5个月,反弹39%。
平均反弹4个月和42%,爆发力相当不错。而且在最近4个月的回调过程中,科技股也是明显抗跌的,下一轮强势反弹的概率很大。
新能源,3次反弹:
2.5个月,反弹61%;
1.5个月,反弹18%;
1.5个月,反弹28%。
平均反弹2个月和36%,反弹幅度并不小,时间偏短,是脉冲式的反弹。近4个月的回调中规中矩,不算抗跌,也没有创新低。
消费医药,3次反弹:
2.5个月,反弹22%;
2.5个月,反弹26%;
3个月,反弹21%。
平均反弹2.5个月和23%,而且很稳定,3次反弹的时间和幅度都很接近。近2个多月的回调创了新低,是弱势表现。当然,这里弱势是指短线的,长线并不排除7月9日这个底,可能是很重要的长线底。
金融股,3次反弹:
3个月,反弹16%;
6个月,反弹31%;
4个月,反弹18%。
平均反弹4个月和22%,反弹速度偏慢。金融股主要押注快速的脉冲式反弹,需要关注反弹速度。
资源股,3次反弹:
2个月,反弹33%;
6个月,反弹19%;
3个月,反弹35%。
平均反弹4个月和29%,资源股的走势几乎与中证500是同步的,可以关注资源股。
短线策略仓位20%,持有芯片ETF、光伏ETF、券商ETF、创业板50ETF;
还保留20%资金,将考虑直接选个股,目前比较关注的是科技股、券商股和有色股。
长线策略的核心是选股,优先考虑的还是技术面,目前的权重大概是60%技术面、40%基本面。基本面里面又分成,考虑60%产业逻辑、40%产业政策,产业逻辑更重要,即使是在中国。
芯片股的技术面非常出色,过去4轮长线上涨平均持续2.5年,平均涨幅达到415%,而且4轮表现都非常出色,没有哪一次会很差;
芯片股的产业逻辑和政策都非常硬,任何科技创新都很难绕过芯片产业,国内政策全力扶持芯片产业的决心也不用怀疑;
另外,个人认为所谓国外的(打压)政策不用考虑,以中国的体量,在全球范围内更接近自变量,而不是因变量。认为国外政策如何如何重要的,不适合炒A股,建议直接炒美股;
还有,单个季度和年份的业绩波动,分红水平等等,都不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尤其是现在被热捧的所谓分红如何重要,个人认为分红是最不重要的,实在嫌钱多,回购注销股票都好过分红。
新能源的历史比较短,只有2次长线行情,平均上涨3年和332%。新能源历史数据比较少,走势的可靠性不如芯片股;
政策面,新能源被大力扶持,没有疑问;
产业逻辑,多少有一些疑问。现在比较明显的,“新”能源开始表现出类似“传统”能源的周期性,新能源不能单纯地被认为是成长股,而是具有成长性的周期股。而且,有意思的是,现在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反而开始弱化周期股属性,越来越公用事业化,成为具有周期性的公共事业股。
医药股,3次长线行情平均持续2.5年,平均涨幅199%。近3.5年的这种跌法,显然说明2008年以来的长期上涨趋势已经结束了,相对应的,也需要较长时间去调整;
政策面,医药行业是被打压的;
产业逻辑,没有什么问题,老龄化社会,医药行业受益。
医药股核心问题,2008~2021年涨得太多,而且是持续不断,滔滔不绝地上涨。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跌足够,跌到位就没事了。政策面不是问题,是各种考虑因素里面,权重最小的(走势面权重60%、产业逻辑24%、政策面16%)。
人工智能,历史数据短,参考性不强。但是大体上,人工智能板块的走势与科技股整体走势区别很小,而科技股从走势上是值得看好的,2015年以来已经回调了9年,调整足够充分;
政策面,人工智能谈不上支持,也谈不上打压,或者说两者都有。作为新兴行业,而且可能是“改变世界”的行业,政策会有一定的支持,并不奇怪。但是人工智能还存在很多法律、规范、伦理道德等等问题,这方面是存在打压可能的;
产业逻辑,人工智能有可能“改变世界”,但至少目前,只是一种可能性。近80年,人工智能浪潮算上这一波,已经4波了,每次都宣称“改变世界”的。现在人工智能还是更多停留在实验室,多于实际应用。眼见为实,可以重点关注应用层面是否有实质性进展,尤其是智能驾驶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大规模市场。
长线策略目前配置30%军工芯片股、18%互联网券商股、11%科创50ETF;
军工芯片股和科创50ETF,如前所述,技术面、政策面、产业逻辑都是看好芯片的;
互联网券商股,最主要是看好这只个股本身的成长性。券商行业还需要具体分析,虽然有一定成长性,但不能直接认为券商股是成长股,不过最起码不认为券商行业有问题。
至于新能源,走势不差,但可靠性需要观察。政策面问题不大,但是产业逻辑有一些瑕疵;
医药股,走势差,政策面打压,但产业逻辑是好的,政策面不是考虑重点,重点等走势好转;
人工智能,走势应该会好,政策面中性,产业逻辑中性,总之可以当作一个概念题材大炒特炒,跟2015年炒作各种科技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