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浪】
循环浪(三),上涨起点可以合理地倒推至1978年改革开放,1978~2007年上涨持续29年;
循环浪(四),2007年回调至今是17年,2024/2025年有机会结束,也有可能需要延长至2030年,届时将持续23年;
循环浪(五),上涨有可能从2024/2025年或2030年,持续至2049年。
【大浪】
大浪{a},2007~2013年持续6年,下跌73%。大浪{c},2015至今持续9年,下跌53%,时间更长,跌幅更小,已经比较匹配;
大浪{d}反弹或大浪{1}上涨,有机会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如果是大浪{d}反弹,则还有大浪{e}回调,预计回调至2030年。如果是大浪{1}上涨,那就是新一轮的循环浪(五)开始,上涨至少持续到2049年。
【中浪】
中浪[a],2015年6月~2019年1月,3.5年下跌53%。中浪[c],2021年2月至今,3年下跌29%,到下半年,至少时间就匹配了。
但这么大一个A股市场,当然有分化,不是所有指数和股票的高点都在2007年:
深证综指,包含深交所全部上市公司,主要的标签有,科技、成长、民企、中小微,等等。这类股票的循环浪上涨持续到了2015年,经过9年调整之后,有机会再次领涨;
沪深300,主要标签是,核心资产、大盘股,等等。这类股票循环浪上涨到2021年,上涨持续数十年,回调仅3年,预计仅有反弹浪,然后整个回调可能持续到2030年。
300信息,是沪深300里面的科技股,合计48只股票,权重在沪深300里面仅12.45%,权重相对偏低;
300信息本身,细分为47%电子、35%半导体、18%计算机,电子包括立讯、海康这些,半导体就是芯片,计算机主要是指软件;
科技股的波浪划分是很清晰的,以致于可以认为科技股已经见底了:
中浪[a],2015~2019年,42个月下跌64%。中浪[c],2020~2024年,43个月下跌57%。2轮回调,时间和幅度非常匹配;
中浪[a]由(a)(b)(c)3个小浪构成,中浪[c]由(1)(2)(3)(4)(5)5个小浪构成,标准的平台形调整。
进一步扩大至,科技、新能源、军工、医药、券商,具有成长性的5大行业,选取日均成交额大于5亿元的股票,合计112只;
2008年以来依托8年线上涨,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个上升趋势结束。
将A股成长股与国际国内几大典型资产做对比,最特立独行的是A股成长股,而不是纳斯达克指数;
纳指,是在美国高通胀、高利率的环境下,博弈人工智能行业短时间内立刻爆发,已经有很大赌博的成分;
日股,是在日本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下,追求稳定的较低收益,但是日本的通胀和利率在抬头,后面要押注日本的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甚至押注全球经济复苏,日本很多公司的资产在海外;
A股红利股,也是在国内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下,追求稳定的较低收益,而且国内的通胀和利率还没有抬头;
创业板50,近5年走势,比纳指已经有很高的性价比,比中特估、日特估也不贵。A股成长股主要押注国内经济复苏、通货膨胀,乃至利率抬升,而不是降息,降息不是利好。
国内GDP增速逼近1978年,这里押注经济复苏没毛病。GDP增速可以理解为“量”,GDP增速复苏,意味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利好科技类的成长股,科技(概念)股的营收比利润重要;
通货膨胀率可以理解为“价”,通货膨胀利好周期类的股票,工业、新能源、原材料,等等。
升息和股市行情完全不冲突,2010年和2021年升息阶段,都有阶段性的股市行情,更不用说2007年那一波大牛市了。
10年期国债利率,过去10年的平均利率是3.15%,过去10年平均CPI是1.73%,这里简化计算,实际利率=3.15%-1.73%=1.42%。如果今年达成了3%的CPI目标,理论上有升息的压力,以保持一定幅度正的实际利率。当然,这个3%的CPI目标,应该是有相当挑战的。
双创50的成分股,包括科技股、新能源和医药,比例约45%、35%、20%,比科创50和创业板50更均衡;
目前的时点类似2022年6月,是2个低点之间的震荡阶段,二次探底(类似2022年10月)可以抄底。直接突破,也可以考虑追涨,但还需要综合考虑成交量、波动率等其它因素。
短线,前期暴跌持续至2月5日,波动率放大。反弹了1.5个月,波动率缩小。关注3月19日以来的回调,波动率是否二次放大,波动率放大的情况下,向上突破更可信,向下二次探底也更迅速。波动率不放大,则需要较长时间的震荡,关注7月份前后。
长线,军工芯片33%+互联网券商20%+科创50ETF10%。今天把国内、国外、长线、短线,各种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一遍,认为长线策略不需要再调仓了,后面只调整短线策略;
短线,光伏、券商、芯片、创业板50,各5%。后面如果有二次探底,主要抄底ETF,包括科技、新能源、医药、军工、券商等。如果判断向上突破,则加仓个股,追买上涨和成交最活跃的个股,行业不限。
【阿令】波浪分析——20240325
【循环浪】
循环浪(三),上涨起点可以合理地倒推至1978年改革开放,1978~2007年上涨持续29年;
循环浪(四),2007年回调至今是17年,2024/2025年有机会结束,也有可能需要延长至2030年,届时将持续23年;
循环浪(五),上涨有可能从2024/2025年或2030年,持续至2049年。
【大浪】
大浪{a},2007~2013年持续6年,下跌73%。大浪{c},2015至今持续9年,下跌53%,时间更长,跌幅更小,已经比较匹配;
大浪{d}反弹或大浪{1}上涨,有机会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如果是大浪{d}反弹,则还有大浪{e}回调,预计回调至2030年。如果是大浪{1}上涨,那就是新一轮的循环浪(五)开始,上涨至少持续到2049年。
【中浪】
中浪[a],2015年6月~2019年1月,3.5年下跌53%。中浪[c],2021年2月至今,3年下跌29%,到下半年,至少时间就匹配了。
但这么大一个A股市场,当然有分化,不是所有指数和股票的高点都在2007年:
深证综指,包含深交所全部上市公司,主要的标签有,科技、成长、民企、中小微,等等。这类股票的循环浪上涨持续到了2015年,经过9年调整之后,有机会再次领涨;
沪深300,主要标签是,核心资产、大盘股,等等。这类股票循环浪上涨到2021年,上涨持续数十年,回调仅3年,预计仅有反弹浪,然后整个回调可能持续到2030年。
300信息,是沪深300里面的科技股,合计48只股票,权重在沪深300里面仅12.45%,权重相对偏低;
300信息本身,细分为47%电子、35%半导体、18%计算机,电子包括立讯、海康这些,半导体就是芯片,计算机主要是指软件;
科技股的波浪划分是很清晰的,以致于可以认为科技股已经见底了:
中浪[a],2015~2019年,42个月下跌64%。中浪[c],2020~2024年,43个月下跌57%。2轮回调,时间和幅度非常匹配;
中浪[a]由(a)(b)(c)3个小浪构成,中浪[c]由(1)(2)(3)(4)(5)5个小浪构成,标准的平台形调整。
进一步扩大至,科技、新能源、军工、医药、券商,具有成长性的5大行业,选取日均成交额大于5亿元的股票,合计112只;
2008年以来依托8年线上涨,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个上升趋势结束。
将A股成长股与国际国内几大典型资产做对比,最特立独行的是A股成长股,而不是纳斯达克指数;
纳指,是在美国高通胀、高利率的环境下,博弈人工智能行业短时间内立刻爆发,已经有很大赌博的成分;
日股,是在日本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下,追求稳定的较低收益,但是日本的通胀和利率在抬头,后面要押注日本的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甚至押注全球经济复苏,日本很多公司的资产在海外;
A股红利股,也是在国内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下,追求稳定的较低收益,而且国内的通胀和利率还没有抬头;
创业板50,近5年走势,比纳指已经有很高的性价比,比中特估、日特估也不贵。A股成长股主要押注国内经济复苏、通货膨胀,乃至利率抬升,而不是降息,降息不是利好。
国内GDP增速逼近1978年,这里押注经济复苏没毛病。GDP增速可以理解为“量”,GDP增速复苏,意味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利好科技类的成长股,科技(概念)股的营收比利润重要;
通货膨胀率可以理解为“价”,通货膨胀利好周期类的股票,工业、新能源、原材料,等等。
升息和股市行情完全不冲突,2010年和2021年升息阶段,都有阶段性的股市行情,更不用说2007年那一波大牛市了。
10年期国债利率,过去10年的平均利率是3.15%,过去10年平均CPI是1.73%,这里简化计算,实际利率=3.15%-1.73%=1.42%。如果今年达成了3%的CPI目标,理论上有升息的压力,以保持一定幅度正的实际利率。当然,这个3%的CPI目标,应该是有相当挑战的。
双创50的成分股,包括科技股、新能源和医药,比例约45%、35%、20%,比科创50和创业板50更均衡;
目前的时点类似2022年6月,是2个低点之间的震荡阶段,二次探底(类似2022年10月)可以抄底。直接突破,也可以考虑追涨,但还需要综合考虑成交量、波动率等其它因素。
短线,前期暴跌持续至2月5日,波动率放大。反弹了1.5个月,波动率缩小。关注3月19日以来的回调,波动率是否二次放大,波动率放大的情况下,向上突破更可信,向下二次探底也更迅速。波动率不放大,则需要较长时间的震荡,关注7月份前后。
长线,军工芯片33%+互联网券商20%+科创50ETF10%。今天把国内、国外、长线、短线,各种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一遍,认为长线策略不需要再调仓了,后面只调整短线策略;
短线,光伏、券商、芯片、创业板50,各5%。后面如果有二次探底,主要抄底ETF,包括科技、新能源、医药、军工、券商等。如果判断向上突破,则加仓个股,追买上涨和成交最活跃的个股,行业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