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创新能力不足——20240306

2024-03-06 17:26:59

上证50,从反弹进度来看,在国家队的助力下,上证50是本轮反弹进度最快的,现在已经反弹至与2021年12月和2022年7月一样的节点,如果反弹级别与这2轮反弹一样,那么上证50就已经见顶了;

但预测的角度,本轮反弹应该参考2022年12月,反弹过半,但还有继续反弹的能力。

科创50,虽然反弹幅度很大,但反弹进度慢于上证50,预计还有反弹的时间;

关注涨幅是否超过2022年4月和10月,以及是否突破半年线。

中证500,情况几乎与科创50一样,而且更强一些,中证500本轮反弹的幅度已经超过了2022年10月;

关注涨幅是否超过2022年4月,以及是否突破半年线。

科技股,突破了半年线,反弹幅度超过了2022年4月,成交量也比较明显放大;

准备把比较活跃的50家科技股基本面看一看,今天整体粗略看了一下,再仔细看了几家大的。2023年前3季度,这50家科技股合计的营收是1.37万亿,利润仅629亿,净利润率和毛利率都非常低,整体还是偏制造业的属性。这与美股近一年炒作的科技股就有非常大的区别,但也反映了中国的优势仍然在制造环节,或者说创新能力略显不足,但落地能力很强。

除了制造环节,另一个看好的方向是定制化。通用大模型是基础,侧重于人工智能的训练端,但盈利模式还不确定,并且受制于算力,乃至电力,大模型不一定是最快落地的盈利方向。基于中国的大规模市场,在细分领域的落地可能是更务实的。细分领域的具体需求千差万别,需要更加定制化的异构算力,看好ASIC(定制芯片)、FPGA(可编程的半定制芯片)。侧重于人工智能推理的边缘端和终端设备,除了定制化需求,还要求低功耗、低时延,典型的比如智能驾驶,低时延显然是必须的,这些都是不同于大模型的差异化需求。

新能源,反弹幅度超过了2022年12月,但还差2022年4月太多,而且暂时也没有突破半年线;

50只新能源股票,2023年前3季度,合计营收2.16万亿,利润2072亿,盈利能力比科技股强。

消费股,反弹幅度低于2022年3月和10月,也没有突破半年线;

50只消费股,有一只股票(比亚迪)与新能源重复,2023年前3季度,营收2.43万亿,利润2790亿,也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金融股,突破了半年线,但比2022年10月的反弹幅度还差很多;

50只金融股,2023年前3季度,营收6.64万亿,利润1.84万亿,有极强的盈利能力,原来金融股才是高科技的。

传统能源股,关注是否超过2023年5月的涨幅;

50只传统能源股,2023年前3季度,营收6.63万亿,利润2790亿。

小结,对比2023年前3季度:

科技+新能源+消费,营收5.54万亿,利润5277亿;

金融股+传统能源,营收13.27万亿,利润21219亿;

可见金融和传统能源,这些几乎没有任何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躺赢”产业,在整体经济里面占的份额过于大,这是A股在3000点晃荡了十几年的主要原因(几乎是全部原因)。

长线策略,军工芯片股35%、互联网券商股19%、科创50ETF10%;

创业板50二次探底以前,仓位不需要变化,个股也不需要变化。军工芯片股属于看好的方向,能提供一部分FPGA(低时延、可编程的半定制化芯片)。

短线策略,半导体、证券、创业板50、光伏各5%,除了半导体,其它都是押注补涨的板块;

仓位暂时也不需要变化,等待深成指进一步反弹。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