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500,本周是本轮回调的第32周,至少在时间上,已经追平了上一轮回调。参考2018年8月,则预计还需要10周左右;
目前主要是回调幅度偏小,预计还需要一定的回调;
成交额方面,过去32周的平均周成交是6500亿,伴随着下跌正常缩量。也可以看到2019~2021年的周平均成交,由2500亿逐渐升至9800亿,伴随着上涨正常放量。中证500代表的中盘股,应该说,还是维持着传统的量价关系。
流通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2016年成交额占全市场的18%,2021年升至37%,大盘股也是随之大涨。近2年,大盘股行情低迷,成交占比下滑至28%,下滑了9个百分点。
流通市值最小的3500只股票,成交额占比从2016年的39%下滑至2021年的21%,股价大幅下跌,这一段是正常的量价关系;
近2年成交占比回升至31%,回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2个百分点是由于近2年新发行了700多家微盘股,还有8个百分点是真实的成交提升。而且绝对成交额,也是50万亿升至62万亿。但是,统计上市满2年的2800只微盘股,近2年的中位数跌幅却达到了5.5%;
这就跟前面分析的中盘股和大盘股的量价关系不一样,微盘股有点像一辆油门踩到震天响,却不往前走的汽车,估计是挂着空档或者拉着手刹吧。
流通市值处于中间的1500只中小盘股,与上证指数高度同步,有利于择时;
中小盘股符合上涨放量和下跌缩量的正常量价关系,长期的成交占比也非常稳定。
深成指的500只成分股,显然比深成指本身要强,因为深成指要等到这些股票涨到足够大,才会把这些股票纳入成分股。现在以上帝视角,最初就选取这些强势股,当然是更强的;
这些股票沿着8年线上涨,现在回调至8年线,情况已经与2012年一样,这里需要稳住,并且最好拉升;
2012年,跌幅是46%,成交额萎缩44%。这次跌幅39%,成交额萎缩38%,调整还是相对温和的。
将深成指成分股也分成大科技(权重24%)、大工业(权重33%)、大消费(权重33%)和大金融(权重10%)4类:
科技股,也是沿着8年线趋势性上涨,本轮回调幅度与2012年接近,成交额萎缩是更多,但得益于上半年的ChatGPT行情,成交已经恢复了。
深成指里面的工业股,走势丝滑顺畅很多,体现出更少的周期性和更强的成长性,因为这里面新能源股比较多;
这里可以适当参考2012年,但参考性没那么强,因为类似宁德这种决定走势的巨头2018年才上市;
本轮回调目前也是在8年线,跌幅46%,成交萎缩57%,已经非常充分了。
深成指的消费股,酿酒更少,汽车和家电等可选消费更多,所以不完全是单边疯涨,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现在也是回调至8年线,中期1~2年不用太担心大跌。但是这次比2012年跌幅大,成交萎缩更多,还是需要留意长期趋势的变化。
深成指的金融股,最不具有成长性的板块,但权重仅10%。而且,它的前3大权重,东财、平安(银)、宁波(银)这些权重股还有一定成长性;
守不住8年线也正常,本来就不是上升趋势,地产股拖累也比较大。但这轮回调比2012年跌幅小,成交萎缩也更少。
短线策略,关注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走势,突破半年线可买,不突破就观望。预测的角度,认为还要跌不少于10周;
长线策略,今天拆分了深成指,认为长线上涨已经很近了。这跟短线看跌不冲突,比如对于100周的长线上涨来讲,再等10周,乃至20周,都可称为很近。
【阿令】深成指接近长线上涨——20231124
中证500,本周是本轮回调的第32周,至少在时间上,已经追平了上一轮回调。参考2018年8月,则预计还需要10周左右;
目前主要是回调幅度偏小,预计还需要一定的回调;
成交额方面,过去32周的平均周成交是6500亿,伴随着下跌正常缩量。也可以看到2019~2021年的周平均成交,由2500亿逐渐升至9800亿,伴随着上涨正常放量。中证500代表的中盘股,应该说,还是维持着传统的量价关系。
流通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2016年成交额占全市场的18%,2021年升至37%,大盘股也是随之大涨。近2年,大盘股行情低迷,成交占比下滑至28%,下滑了9个百分点。
流通市值最小的3500只股票,成交额占比从2016年的39%下滑至2021年的21%,股价大幅下跌,这一段是正常的量价关系;
近2年成交占比回升至31%,回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2个百分点是由于近2年新发行了700多家微盘股,还有8个百分点是真实的成交提升。而且绝对成交额,也是50万亿升至62万亿。但是,统计上市满2年的2800只微盘股,近2年的中位数跌幅却达到了5.5%;
这就跟前面分析的中盘股和大盘股的量价关系不一样,微盘股有点像一辆油门踩到震天响,却不往前走的汽车,估计是挂着空档或者拉着手刹吧。
流通市值处于中间的1500只中小盘股,与上证指数高度同步,有利于择时;
中小盘股符合上涨放量和下跌缩量的正常量价关系,长期的成交占比也非常稳定。
深成指的500只成分股,显然比深成指本身要强,因为深成指要等到这些股票涨到足够大,才会把这些股票纳入成分股。现在以上帝视角,最初就选取这些强势股,当然是更强的;
这些股票沿着8年线上涨,现在回调至8年线,情况已经与2012年一样,这里需要稳住,并且最好拉升;
2012年,跌幅是46%,成交额萎缩44%。这次跌幅39%,成交额萎缩38%,调整还是相对温和的。
将深成指成分股也分成大科技(权重24%)、大工业(权重33%)、大消费(权重33%)和大金融(权重10%)4类:
科技股,也是沿着8年线趋势性上涨,本轮回调幅度与2012年接近,成交额萎缩是更多,但得益于上半年的ChatGPT行情,成交已经恢复了。
深成指里面的工业股,走势丝滑顺畅很多,体现出更少的周期性和更强的成长性,因为这里面新能源股比较多;
这里可以适当参考2012年,但参考性没那么强,因为类似宁德这种决定走势的巨头2018年才上市;
本轮回调目前也是在8年线,跌幅46%,成交萎缩57%,已经非常充分了。
深成指的消费股,酿酒更少,汽车和家电等可选消费更多,所以不完全是单边疯涨,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现在也是回调至8年线,中期1~2年不用太担心大跌。但是这次比2012年跌幅大,成交萎缩更多,还是需要留意长期趋势的变化。
深成指的金融股,最不具有成长性的板块,但权重仅10%。而且,它的前3大权重,东财、平安(银)、宁波(银)这些权重股还有一定成长性;
守不住8年线也正常,本来就不是上升趋势,地产股拖累也比较大。但这轮回调比2012年跌幅小,成交萎缩也更少。
短线策略,关注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走势,突破半年线可买,不突破就观望。预测的角度,认为还要跌不少于10周;
长线策略,今天拆分了深成指,认为长线上涨已经很近了。这跟短线看跌不冲突,比如对于100周的长线上涨来讲,再等10周,乃至20周,都可称为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