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可见分析敌情,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点之一;
3~6月是偏中线的维度,最重要的敌情是“波动率”和“强弱分化”。
沪深300(大盘股),2021年2月以来单边下跌41%,目前跌速明显放缓,波动率极低,考虑2种情况:
1、维持低波动,继续阴跌或低位震荡3~6个月,由一系列持续3~6周的小幅反弹和下跌组成,但累计跌幅在15%以内;
2、波动率提升,3~6周之内,急跌15%或反弹7.5%以上的情况,都会导致见底。个人认为,反弹7.5%的概率会高于急跌15%的概率。
然后再看强弱分化:
中证500/中证1000(中盘股/小盘股),首先这2个指数几乎完全同步,其次它们与沪深300显著不同。中证500/中证1000不是单边下跌,它们有B浪反弹,反而类似2016~2017年的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处于2023年4月以来的C浪下跌中,以中证500为代表来分析:
空间,C浪跌幅目前-14%,考虑与A浪(-33%)差距太远,预计还有下跌空间,第1个参考目标是A浪的0.618倍=-33%*0.618=-20%;
时间,C浪目前持续5个月,与A浪(7个月)相去不远,但因为C浪跌速更慢,很大概率下跌时间会长于A浪(7个月),预计未来3~6个月是下跌过程;
中证2000(微盘股),2021年2月以来一枝独秀,逆势上涨20%左右,主要受到量化指增基金加成,量化指增基金本身是接近持续满仓的,实际是背后的金主,100万以上资金的私募投资者在不断追加资金;
但总体来看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是同步的,都受到量化基金加成,只不过越小盘的股票越强而已,既然中证500/中证1000未来3~6月大概率是下跌过程,那么中证2000也不会很强,可以观察是强于还是弱于中证500/中证1000。
再一次观察2021年2月以来的沪深300,是独立走单边熊市的,跌幅40%左右,公募基金和外资处于溃逃过程中。当然,公募基金有最低仓位限制,更可能是背后金主(基民)在走,可能一部分100万以上高净值的基民还加入量化基金那边了。但群体表现为易冲动、低智商,即使组成群体的单个个体非常精明(参阅《乌合之众》)。一定程度上,站到大众的对立面,才更有机会,昨天也明确表达了未来3~6个季度看好沪深300,而未来3~6月需要适当的观察,沪深300至少应该企稳,这也是文章开头不认为沪300会有急跌15%走势的原因之一。
若未来3~6个月的波动率维持低位,重点就在选股,同时战线可以考虑拉长到3~6个季度,沪深300企稳乃至走强具有确定性。
消费股,最看好酿酒股,它是过去8年涨幅最大,近2.5年跌幅最小的消费股。酿酒股也是所有板块里面,过去8年最强的。
金融股,券商股是唯一没有跌破2018年10月低点的金融股,从趋势来讲,是最强金融股。从历史表现来看,券商股是爆发力最强的金融股,也是所有板块里面爆发力最强的之一。
科技股,芯片股过去8年一枝独秀,都不需要比较了。芯片股过去8年的走势,仅次于酿酒股。
资源股,黄金股是较强的,但更重要的是,黄金股有一定机会出现反向走势,适合对冲整体风险。
波动率放大的话,不管是急跌还是急涨,操作策略几乎没有区别,重点都是择时,进行仓位的控制。同时战线缩短到3~6周,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操作基准指数是上证指数;
虽然深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等重要指数跌破了8月25日低点,但上证指数还没有跌破8月25日低点。短线以观察趋势为主,主观预测为辅,策略为单纯的追涨杀跌,一旦上证指数跌破了8月25日低点(3053点),采取相应的减仓措施即可。
仓位80%:芯片34%、券商23%、有色16%、酿酒7%,选股的角度,全部是3~6季度长线看好的板块,这叫“先为不可胜”。择时的角度,如上所述,以上证指数是否跌破3053点为准,跌破可以考虑休息3~6周,“以待敌之可胜”;
接下来3~6个月的战役:
从“可胜在敌”的角度,不是说现在马上要涨,千载难逢什么的。而是这个时间、这个点位,已经对敌人可能的动向摸得比较清楚,这样不管敌人采取什么行动,都有相应的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从“不可胜在己”的角度,我觉得更多还是在心理方面吧,适当放松,轻松应战最好,毕竟“可胜在敌”,太过急于求成也不可取。
【阿令】未来3~6个月交易策略——20230921
《孙子兵法》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可见分析敌情,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点之一;
3~6月是偏中线的维度,最重要的敌情是“波动率”和“强弱分化”。
沪深300(大盘股),2021年2月以来单边下跌41%,目前跌速明显放缓,波动率极低,考虑2种情况:
1、维持低波动,继续阴跌或低位震荡3~6个月,由一系列持续3~6周的小幅反弹和下跌组成,但累计跌幅在15%以内;
2、波动率提升,3~6周之内,急跌15%或反弹7.5%以上的情况,都会导致见底。个人认为,反弹7.5%的概率会高于急跌15%的概率。
然后再看强弱分化:
中证500/中证1000(中盘股/小盘股),首先这2个指数几乎完全同步,其次它们与沪深300显著不同。中证500/中证1000不是单边下跌,它们有B浪反弹,反而类似2016~2017年的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处于2023年4月以来的C浪下跌中,以中证500为代表来分析:
空间,C浪跌幅目前-14%,考虑与A浪(-33%)差距太远,预计还有下跌空间,第1个参考目标是A浪的0.618倍=-33%*0.618=-20%;
时间,C浪目前持续5个月,与A浪(7个月)相去不远,但因为C浪跌速更慢,很大概率下跌时间会长于A浪(7个月),预计未来3~6个月是下跌过程;
中证2000(微盘股),2021年2月以来一枝独秀,逆势上涨20%左右,主要受到量化指增基金加成,量化指增基金本身是接近持续满仓的,实际是背后的金主,100万以上资金的私募投资者在不断追加资金;
但总体来看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是同步的,都受到量化基金加成,只不过越小盘的股票越强而已,既然中证500/中证1000未来3~6月大概率是下跌过程,那么中证2000也不会很强,可以观察是强于还是弱于中证500/中证1000。
再一次观察2021年2月以来的沪深300,是独立走单边熊市的,跌幅40%左右,公募基金和外资处于溃逃过程中。当然,公募基金有最低仓位限制,更可能是背后金主(基民)在走,可能一部分100万以上高净值的基民还加入量化基金那边了。但群体表现为易冲动、低智商,即使组成群体的单个个体非常精明(参阅《乌合之众》)。一定程度上,站到大众的对立面,才更有机会,昨天也明确表达了未来3~6个季度看好沪深300,而未来3~6月需要适当的观察,沪深300至少应该企稳,这也是文章开头不认为沪300会有急跌15%走势的原因之一。
若未来3~6个月的波动率维持低位,重点就在选股,同时战线可以考虑拉长到3~6个季度,沪深300企稳乃至走强具有确定性。
消费股,最看好酿酒股,它是过去8年涨幅最大,近2.5年跌幅最小的消费股。酿酒股也是所有板块里面,过去8年最强的。
金融股,券商股是唯一没有跌破2018年10月低点的金融股,从趋势来讲,是最强金融股。从历史表现来看,券商股是爆发力最强的金融股,也是所有板块里面爆发力最强的之一。
科技股,芯片股过去8年一枝独秀,都不需要比较了。芯片股过去8年的走势,仅次于酿酒股。
资源股,黄金股是较强的,但更重要的是,黄金股有一定机会出现反向走势,适合对冲整体风险。
波动率放大的话,不管是急跌还是急涨,操作策略几乎没有区别,重点都是择时,进行仓位的控制。同时战线缩短到3~6周,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操作基准指数是上证指数;
虽然深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等重要指数跌破了8月25日低点,但上证指数还没有跌破8月25日低点。短线以观察趋势为主,主观预测为辅,策略为单纯的追涨杀跌,一旦上证指数跌破了8月25日低点(3053点),采取相应的减仓措施即可。
仓位80%:芯片34%、券商23%、有色16%、酿酒7%,选股的角度,全部是3~6季度长线看好的板块,这叫“先为不可胜”。择时的角度,如上所述,以上证指数是否跌破3053点为准,跌破可以考虑休息3~6周,“以待敌之可胜”;
接下来3~6个月的战役:
从“可胜在敌”的角度,不是说现在马上要涨,千载难逢什么的。而是这个时间、这个点位,已经对敌人可能的动向摸得比较清楚,这样不管敌人采取什么行动,都有相应的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从“不可胜在己”的角度,我觉得更多还是在心理方面吧,适当放松,轻松应战最好,毕竟“可胜在敌”,太过急于求成也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