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继续深耕量化1.0——20230904

2023-09-04 15:46:10

短线最强的指数是上证50,从风格来看,代表大盘风格和价值风格强势,从板块权重来看,说明消费股和金融股强势;

深证综指短线相对弱,说明小盘风格、成长风格,以及新能源、科技股等板块偏弱;

短线提前配置了消费股、金融股和资源股等强势板块,此前它们在大盘弱势的环境下抗跌,甚至逆势上涨,所以是比较明显的强势板块。然后等待上证指数向上突破,为什么需要等待,一方面上证指数被称作“大盘”是有原因的,它仍然是人气最旺的指数,是短线最佳的“市场温度计”。另一方面,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需要一点时间来观察,是上证50一枝独秀,还是深证综指同步补涨,这样才能决定后续是集中持仓消费股、金融股、资源股,还是需要分散到科技股、新能源股。

资源股,进入短线普涨的态势,已经不局限看好煤炭和有色了。另外,需要留意美元是否趋势性转弱,美联储是否停止加息,甚至降息。

但短线暂未加仓资源股,主要是大盘没有突破。也没有调仓换股至资源股,因为短线其它的酿酒和券商持仓也很好。中长线也没有调仓,因为资源股还不是中长线走强。其实我觉得这种系统化的交易思维就属于量化投资,不一定是电脑机房篮球场那么大,眼花缭乱的高频交易才是量化。

消费股,板块整体也开始走强,包括酿酒、家电等等;

医药股,它不仅是消费股,也是创业板的第2权重板块,医药股现在走势更偏于创业板、“新半军”成长股这条线。

金融股,保险股刷新了上周一高点,是短线较强的;

券商股短线转弱,中线继续看好。

科技股看游戏和芯片即可,一个代表下游,一个代表上游。游戏等下游科技股主要是量化基金和游资共同推升,现在这2类割韭菜的资金,还因为“分赃不均”起了内讧。芯片等上游科技股主要是公募基金砸盘,虽然不知道会砸到什么时候,但考虑上下游科技板块的分化已经极为离谱,押注芯片等下游科技股补涨会更合理。

大盘成长股,新能源最弱,军工、医药、芯片相对抗跌。但这几个细分板块看作一个大板块的话,需要等待权重最大且最弱的新能源转强,才有机会整体趋势性转强。

目前持仓芯片30%、券商23%、有色15%、酿酒7%、新能源5%,继续观望,等待大盘突破3200~3250这个区间。短线看好资源、消费、金融的同时,也要关注“新半军”、医药、科技等弱势板块是否补涨。

周末仔细研究了量化基金,大概情况是这样:

以百亿私募的中证500量化增强为例,过去5年、3年、2年、1年的平均超额年化,分别是18.4%→15.2%→11.3%→11.1%,大体证明了上周五提到的,随着小盘股的波动减小,以及量化基金总规模剧增,量化超额正在减小。

不过,量化投资这种方式是值得研究的(当然,要剔除那些违规的、不公平的操作)。

量化投资可以大致分成4类:

1.0,主观量化,有一个核心投资人员,个人或团队通常有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背景。劣势是个人英雄主义,缺少稳定性和可复制性。优势是交易信号相对简单且可解释,“黑天鹅”时刻的应对较好,比如2015年股灾这种。现在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是桥水公司,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写的3本书,我读过2本,还有1本正在读,桥水公司至少部分是这种量化1.0模式。还有名气很大的索罗斯,应该也算这种1.0模式;

2.0,量化多因子,大量研究人员流水线式研究各种影响股价的因子,并进行回测。劣势是人力成本高,而且这种方式烂大街了,旧因子逐渐失效,新的因子又不容易发掘。优势是规模化,可复制,可解释;

3.0,深度学习,数据挖掘。利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进行高频交易,属于“大规模杀伤武器”,优势非常明显。劣势方面,需要极其巨大的计算机硬件成本投入,且策略不可解释,就是不知道为啥赚钱,为啥亏钱。由于这种策略的不可解释性,那么在类似2015年那种“黑天鹅”时刻,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风险和波动,如果这类资金体量过大,甚至会影响整个股市。所以,现在面临着重大的政策限制风险;

4.0,人工智能,可解释,可自动生成的那种人工智能。据我了解,目前应该还没有这种程度的“核武器”出现。而且,个人觉得这种程度的人工智能,不仅对股市,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有类似“核武器”的效果。参考“核不扩散协议”,也许以后会有“人工智能不扩散协议”。

目前我的想法是继续深耕量化1.0,学习更多数学、物理、计算机、经济学、心理学和历史等知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