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证综指,2022年4月以来的反弹,趋向于三角形态,运行到形态末端需要选择方向,主要还是防选择向下;
科创50,4月份以来的回调,目前判断是2020年7月以来的第3波下跌(前2波下跌正好都是持续8个月);
深证综指和科创50下跌空间约在10~15%,幅度并不大。跟昨天分析上证指数的结果是类似的,上证指数还有5~10%的下跌空间,都是属于阴跌走势。
只有创业板的走势是与众不同的,创业板50过去1年是大幅单边下跌的走势,最大跌幅达到了31%,积累了足够的反弹动能;
(上图用全指信息代替了科创50,因为科创50历史不够5年)
过去5年,是创业板50一枝独秀,再一次说明创业板50可以有独立的走势;
如果上证指数、深证综指和科创50出现阴跌走势,下跌空间又不大的情况下,存量资金总是要找出路的,我觉得创业板50有1/2左右的几率逆势上涨。
科技股,2022年4月/10月的回调幅度过大,使得它大概率不是回调,而是2015年以来的下跌第2波。2022年4月/10月以来的反弹足够强劲,以致于有机会终结2015~2022年的整个7年下跌;
与科技股类似的是金融股,它2022年10月创了新低,100%确定不是回调,而是2015年以来下跌第2波。但是金融股2022年10月以来的反弹力度还是弱了一些,它终结2015~2022年下跌的机会相应也小一些;
消费医药,2021年2月以来的回调幅度过大,大概率不是回调,而是一轮长线下跌的第1波,现在需要观察第1波下跌是否在2022年10月结束;
新能源,2021年11月以来的回调,预计只是回调,2018年10月以来的上涨还有第2波,现在观察第2波上涨何时开始;
资源股走势类似新能源,预计2020年3月以来的上涨也有第2波;
新能源上一轮的爆发正好也是2020年3月,这一个特殊的时点,传统资源股和新能源股的上涨,都应该与美联储放水和通货膨胀有关。
以前分析过,A股的第2波下跌多为阴跌,2008年、2015年下半年和2021年年底是第1波急跌,2011年、2018年和2023年(待定)是第2波阴跌;
美股已经有1年半没有创新高了,非常难得(不是吐槽),是2009年以来的第1次。而且美股第2波下跌通常是急跌,下半年可以观察美股是否出现次高点,进入第2波的急跌,倒逼美联储放水,反而是利好。
目前仓位70%,其中50%明确跟随创业板走势,另外20%是其它走势;
判断上证指数、深证综指、科创50等多数指数,将进入阴跌走势。应变就是出现急跌或急涨,需要相应调整中短线策略。而且不论急跌还是急涨,只要波动放大,都倾向于转为更积极做多的中短线策略;
判断创业板会逆势上涨,这个没有应变,长线策略锁定创业板。
【阿令】创业板的独立走势——20230707
深证综指,2022年4月以来的反弹,趋向于三角形态,运行到形态末端需要选择方向,主要还是防选择向下;
科创50,4月份以来的回调,目前判断是2020年7月以来的第3波下跌(前2波下跌正好都是持续8个月);
深证综指和科创50下跌空间约在10~15%,幅度并不大。跟昨天分析上证指数的结果是类似的,上证指数还有5~10%的下跌空间,都是属于阴跌走势。
只有创业板的走势是与众不同的,创业板50过去1年是大幅单边下跌的走势,最大跌幅达到了31%,积累了足够的反弹动能;
(上图用全指信息代替了科创50,因为科创50历史不够5年)
过去5年,是创业板50一枝独秀,再一次说明创业板50可以有独立的走势;
如果上证指数、深证综指和科创50出现阴跌走势,下跌空间又不大的情况下,存量资金总是要找出路的,我觉得创业板50有1/2左右的几率逆势上涨。
科技股,2022年4月/10月的回调幅度过大,使得它大概率不是回调,而是2015年以来的下跌第2波。2022年4月/10月以来的反弹足够强劲,以致于有机会终结2015~2022年的整个7年下跌;
与科技股类似的是金融股,它2022年10月创了新低,100%确定不是回调,而是2015年以来下跌第2波。但是金融股2022年10月以来的反弹力度还是弱了一些,它终结2015~2022年下跌的机会相应也小一些;
消费医药,2021年2月以来的回调幅度过大,大概率不是回调,而是一轮长线下跌的第1波,现在需要观察第1波下跌是否在2022年10月结束;
新能源,2021年11月以来的回调,预计只是回调,2018年10月以来的上涨还有第2波,现在观察第2波上涨何时开始;
资源股走势类似新能源,预计2020年3月以来的上涨也有第2波;
新能源上一轮的爆发正好也是2020年3月,这一个特殊的时点,传统资源股和新能源股的上涨,都应该与美联储放水和通货膨胀有关。
以前分析过,A股的第2波下跌多为阴跌,2008年、2015年下半年和2021年年底是第1波急跌,2011年、2018年和2023年(待定)是第2波阴跌;
美股已经有1年半没有创新高了,非常难得(不是吐槽),是2009年以来的第1次。而且美股第2波下跌通常是急跌,下半年可以观察美股是否出现次高点,进入第2波的急跌,倒逼美联储放水,反而是利好。
目前仓位70%,其中50%明确跟随创业板走势,另外20%是其它走势;
判断上证指数、深证综指、科创50等多数指数,将进入阴跌走势。应变就是出现急跌或急涨,需要相应调整中短线策略。而且不论急跌还是急涨,只要波动放大,都倾向于转为更积极做多的中短线策略;
判断创业板会逆势上涨,这个没有应变,长线策略锁定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