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更新研究方向——20220902
2022-09-02 18:16:08
沪深300,目前的下跌没有触及通道下轨,显示下跌减速,回升3%以上可突破下跌通道;
若加速下跌3%以上,则类似3月7日的走势,至少要回到4月27日低点附近。
判断短线的涨跌,需要放在中长线的大背景下。
最近可参考的行情是2015年,现在预计类似2016年6月见底反弹,但反弹不会如2016~2017年那么强劲,预期是20%左右。
再往前是参考2008年,那就要跌破4月27日低点,形成5浪下跌的结构。目前概率不大,等形成这种局面再说。
中证1000,确实是参考2008年比较合理,但是波动要小很多。
2005年6月~2008年10月循环,持续3年4个月,最大上涨655%,最大跌幅73%;
2018年10月~2022年4月循环,持续3年6个月,最大上涨99%,最大跌幅36%;
从时间周期来看,上述2个循环是同一个级别。
2008年10月~2018年10月是一个10年大循环,当然,也可以拆分成3个3年左右的小循环。判断未来10年是一个这样的大循环,但是波动幅度要小一些。
科技股,是8月份唯一创中线新高的板块,而且短线也有走强迹象。
资源股,8月份没创短期新低,说明相对抗跌。
金融股,8月上旬创了6年新低,是最弱的板块。但8月中下旬是持续反弹的格局。
消费股,是短期拖累沪深300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预计本周已经见底,并转为向上。
新能源,是拖累沪深300的另一大因素,而且预计还要维持2~3周的弱势。
我2018~2021年的长线策略可以理解为沪深300或中证800的指数增强,攻击性强;
2015~2017年的短线策略则接近中证1000的指数增强,防守能力强;
之前用了大量精力在研究择时,对沪深300和中证1000数月至数年的走势进行预测,从而控制以及分配上述2种策略的仓位。现在,这个工作感觉又到了一个瓶颈,研究需要告一段落。至于结果,需要成功躲过2025年前后的下跌,才能算及格。
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计划是对长线和短线策略本身进行细化,以及量化。但不是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方法,而是在实战中不断总结提炼个人经验,然后再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的工具。
【阿令】更新研究方向——20220902
沪深300,目前的下跌没有触及通道下轨,显示下跌减速,回升3%以上可突破下跌通道;
若加速下跌3%以上,则类似3月7日的走势,至少要回到4月27日低点附近。
判断短线的涨跌,需要放在中长线的大背景下。
最近可参考的行情是2015年,现在预计类似2016年6月见底反弹,但反弹不会如2016~2017年那么强劲,预期是20%左右。
再往前是参考2008年,那就要跌破4月27日低点,形成5浪下跌的结构。目前概率不大,等形成这种局面再说。
中证1000,确实是参考2008年比较合理,但是波动要小很多。
2005年6月~2008年10月循环,持续3年4个月,最大上涨655%,最大跌幅73%;
2018年10月~2022年4月循环,持续3年6个月,最大上涨99%,最大跌幅36%;
从时间周期来看,上述2个循环是同一个级别。
2008年10月~2018年10月是一个10年大循环,当然,也可以拆分成3个3年左右的小循环。判断未来10年是一个这样的大循环,但是波动幅度要小一些。
科技股,是8月份唯一创中线新高的板块,而且短线也有走强迹象。
资源股,8月份没创短期新低,说明相对抗跌。
金融股,8月上旬创了6年新低,是最弱的板块。但8月中下旬是持续反弹的格局。
消费股,是短期拖累沪深300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预计本周已经见底,并转为向上。
新能源,是拖累沪深300的另一大因素,而且预计还要维持2~3周的弱势。
我2018~2021年的长线策略可以理解为沪深300或中证800的指数增强,攻击性强;
2015~2017年的短线策略则接近中证1000的指数增强,防守能力强;
之前用了大量精力在研究择时,对沪深300和中证1000数月至数年的走势进行预测,从而控制以及分配上述2种策略的仓位。现在,这个工作感觉又到了一个瓶颈,研究需要告一段落。至于结果,需要成功躲过2025年前后的下跌,才能算及格。
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计划是对长线和短线策略本身进行细化,以及量化。但不是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方法,而是在实战中不断总结提炼个人经验,然后再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