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未来2年关键期——20220826
2022-08-26 13:53:13
沪深300基本判断回调结束,可参考2016年5月,需要观察反弹速度;
中证1000短线还需要调整,中线也还有反弹。
综合来看,沪深300中线反弹的确定性更强,长线则需要观察。留意2016年11月中证1000就已经见顶,沪深300则继续反弹了1年至2018年1月。但这次很大概率会反过来,中证1000有机会比沪深300多反弹1年。
中证500则是很均衡的指数,2016年5月反弹持续到了2017年10月,反弹时间长度介于沪深300和中证1000之间。适当配置中证500等中盘股(150~350亿),可避免在大盘股和小盘股来回切换。
科技股,大体还是与中证1000同步。从循环的视角,基本可以判断:
2022~2024年=2016~2017年,震荡反弹或大幅上涨(就是说,强度需观察);
2025年=2018年,大幅下跌(确定!);
2025~2027年=2019~2020年,大幅上涨(确定!)。
2015~2020年是个弱势循环,没有刷新2015年的高点。这次新的循环,是否强势循环,重点就要看2022~2024年会不会比2016~2017年强势,最好能刷新2020年的高点。
未来2年是很关键的时间窗口,不仅仅是对华为。对个人也一样,未来2年要赚到以及存下足够的钱。换句话说,未来2年有赚钱机会,我不知道其它人读任总的文章是怎么读的。
新能源,之前是小盘股,2020年3月以后就跟中证1000不沾边了,已经成长为大盘股。
跟科技股比较,长线(1~2年)和超长线(5~8年),看好科技股多于新能源。短线新能源是提前调整的,调整了7周,下周有见底的机会。科技股短线刚刚调整,仍有调整压力。
中线看好沪深300,所以看好金融股;
同理,中线也看好消费股。对比金融股和消费股:
金融股位置低,潜力大,爆发力强;
消费股位置高,但确定性强。
资源股,押注主升浪2022年4月~2023/2024年,主要是从基本面的角度,全球大放水+上游行业长期投入不足。
科技35%、金融22%、资源18%、消费5%、新能源0%;
短线策略,科技股仓位偏高,消费和新能源偏低,计划减科技股,加消费和新能源,考虑汽车股和光伏。这个主要是调仓换股,加仓则等待沪深300、消费、金融突破;
长线策略,为了避开2025年,所以设置了2个时间段,长线1~2年和超长线(5~8年)。
长线(1~2年),主要关注资源股和消费股,目前确定了1只煤炭股,另外1只啤酒股待定;
超长线(5~8年),军工芯片股和互联网券商不变,这2只主要是基于个股基本面,跟板块(芯片、券商)无关。
【阿令】未来2年关键期——20220826
沪深300基本判断回调结束,可参考2016年5月,需要观察反弹速度;
中证1000短线还需要调整,中线也还有反弹。
综合来看,沪深300中线反弹的确定性更强,长线则需要观察。留意2016年11月中证1000就已经见顶,沪深300则继续反弹了1年至2018年1月。但这次很大概率会反过来,中证1000有机会比沪深300多反弹1年。
中证500则是很均衡的指数,2016年5月反弹持续到了2017年10月,反弹时间长度介于沪深300和中证1000之间。适当配置中证500等中盘股(150~350亿),可避免在大盘股和小盘股来回切换。
科技股,大体还是与中证1000同步。从循环的视角,基本可以判断:
2022~2024年=2016~2017年,震荡反弹或大幅上涨(就是说,强度需观察);
2025年=2018年,大幅下跌(确定!);
2025~2027年=2019~2020年,大幅上涨(确定!)。
2015~2020年是个弱势循环,没有刷新2015年的高点。这次新的循环,是否强势循环,重点就要看2022~2024年会不会比2016~2017年强势,最好能刷新2020年的高点。
未来2年是很关键的时间窗口,不仅仅是对华为。对个人也一样,未来2年要赚到以及存下足够的钱。换句话说,未来2年有赚钱机会,我不知道其它人读任总的文章是怎么读的。
新能源,之前是小盘股,2020年3月以后就跟中证1000不沾边了,已经成长为大盘股。
跟科技股比较,长线(1~2年)和超长线(5~8年),看好科技股多于新能源。短线新能源是提前调整的,调整了7周,下周有见底的机会。科技股短线刚刚调整,仍有调整压力。
中线看好沪深300,所以看好金融股;
同理,中线也看好消费股。对比金融股和消费股:
金融股位置低,潜力大,爆发力强;
消费股位置高,但确定性强。
资源股,押注主升浪2022年4月~2023/2024年,主要是从基本面的角度,全球大放水+上游行业长期投入不足。
科技35%、金融22%、资源18%、消费5%、新能源0%;
短线策略,科技股仓位偏高,消费和新能源偏低,计划减科技股,加消费和新能源,考虑汽车股和光伏。这个主要是调仓换股,加仓则等待沪深300、消费、金融突破;
长线策略,为了避开2025年,所以设置了2个时间段,长线1~2年和超长线(5~8年)。
长线(1~2年),主要关注资源股和消费股,目前确定了1只煤炭股,另外1只啤酒股待定;
超长线(5~8年),军工芯片股和互联网券商不变,这2只主要是基于个股基本面,跟板块(芯片、券商)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