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留意科创50的速度——20220602
2022-06-02 16:53:31
科创50,是本轮反弹的领涨指数,反弹空间剩余7~15%,也是去年3月份的低点区域;
中线,科创50调整接近2年,跌幅近51%,是主流指数里面见顶最早和跌幅最大的。本轮反弹的速度是2020年7月见顶以来速度最快的一次,需要留意反转的迹象。
科创50成分股的流通市值,介于15亿~800亿左右,中位数140亿。前3大板块是信息技术48%、工业27%和医药15%。总的来讲,属于中小盘股科技股,就是多年前创业板的位置。
反弹最弱的是上证50,成分股的流通市值介于200亿~2.2万亿,中位数2000亿。消费医药股权重占35%,金融地产股占34%,属于大盘消费股和金融股;
短线反弹了6.5%,接近于横盘,反弹结束后,有机会再创新低;
长线跌了2014年以来的上升趋势,考验的目标是2019年1月低点。
已经越来越明显,小盘股2021年进入6~8年的强势期。然后2021年9月(上证指数重要高点)小盘股开始阶段性回调,可以类比2008年和2011~2012年,等待小盘股重新突破,即小盘股比大盘股多涨9%或少跌9%,就可确认见底。
科创50只有2年多的历史,分析不了长线。中盘科技股(流通市值100~500亿),2020年7月开始震荡,非常接近科创50的走势。
长线来看,是相对偏弱的。现在需要做选择,坚持强者恒强,押注近年最火爆的新能源之类?还是适当寻找涨幅不大,回调充分的?各有道理,我选择后者,主要就是中盘科技股,现在持有2只。
大盘科技股和中盘科技股有可能会出现强弱分化,需要仔细选股。
大盘周期股和中盘周期股主要是波动大小的区别,方向同步,中盘周期股波动更大。长线部分适合选大盘股,短线部分适合中小盘股。
周期股等待突破去年9月以来的下跌走势,没什么变化。
中盘消费股比大盘消费股调整更充分,也可以关注,但确定性不如中盘科技股强,主要是整体上也是更看好科技股。
中盘金融股,其中券商股的数量占据了一半多。走势与大盘金融股区别不大,但是波动幅度很大,有短线交易的价值。
今天的主要变化是科创50的上涨速度,的确有出现乐观情形的可能,昨天也分析了各指数的乐观情形。
策略不需要变化,继续持股,重点观察科创50的反弹速度,芯片28%、煤炭19%、券商13%、化肥6%、黄金5%、军工3%、种业3%。
【阿令】留意科创50的速度——20220602
科创50,是本轮反弹的领涨指数,反弹空间剩余7~15%,也是去年3月份的低点区域;
中线,科创50调整接近2年,跌幅近51%,是主流指数里面见顶最早和跌幅最大的。本轮反弹的速度是2020年7月见顶以来速度最快的一次,需要留意反转的迹象。
科创50成分股的流通市值,介于15亿~800亿左右,中位数140亿。前3大板块是信息技术48%、工业27%和医药15%。总的来讲,属于中小盘股科技股,就是多年前创业板的位置。
反弹最弱的是上证50,成分股的流通市值介于200亿~2.2万亿,中位数2000亿。消费医药股权重占35%,金融地产股占34%,属于大盘消费股和金融股;
短线反弹了6.5%,接近于横盘,反弹结束后,有机会再创新低;
长线跌了2014年以来的上升趋势,考验的目标是2019年1月低点。
已经越来越明显,小盘股2021年进入6~8年的强势期。然后2021年9月(上证指数重要高点)小盘股开始阶段性回调,可以类比2008年和2011~2012年,等待小盘股重新突破,即小盘股比大盘股多涨9%或少跌9%,就可确认见底。
科创50只有2年多的历史,分析不了长线。中盘科技股(流通市值100~500亿),2020年7月开始震荡,非常接近科创50的走势。
长线来看,是相对偏弱的。现在需要做选择,坚持强者恒强,押注近年最火爆的新能源之类?还是适当寻找涨幅不大,回调充分的?各有道理,我选择后者,主要就是中盘科技股,现在持有2只。
大盘科技股和中盘科技股有可能会出现强弱分化,需要仔细选股。
大盘周期股和中盘周期股主要是波动大小的区别,方向同步,中盘周期股波动更大。长线部分适合选大盘股,短线部分适合中小盘股。
周期股等待突破去年9月以来的下跌走势,没什么变化。
中盘消费股比大盘消费股调整更充分,也可以关注,但确定性不如中盘科技股强,主要是整体上也是更看好科技股。
中盘金融股,其中券商股的数量占据了一半多。走势与大盘金融股区别不大,但是波动幅度很大,有短线交易的价值。
今天的主要变化是科创50的上涨速度,的确有出现乐观情形的可能,昨天也分析了各指数的乐观情形。
策略不需要变化,继续持股,重点观察科创50的反弹速度,芯片28%、煤炭19%、券商13%、化肥6%、黄金5%、军工3%、种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