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童年》孩子在隐痛中成长,阶层鸿沟于校园隐现

标签:
儿童电影童年成长阶层分化 |

孩子的纯洁常常让他们显得像一张白纸,成人的世界就是他们手中的颜料。看过《美丽童年》难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尽管这是一部儿童电影,但片里所承载的内容,绝非孩子的心灵成长这么简单。影片充满现实主义笔触,节奏平稳镜头细腻,平静之下既暗藏着汹涌的温情,又隐现着生活的残酷一面。
品学兼优的覃月在学校如此孤独。老爸是城市规划师的王泽明转学而来,使得她不再形单影只。两人的友爱引发班长吴雯雯的嫉妒,她故意拿覃月妈妈的职业来制造事端,让其在全班面前出丑。覃月因自尊心的作祟,加之爱面子的虚荣,隐瞒母亲是清洁工的事实,编造老妈是飞机空嫂的谎言。影片正是以这个小小的谎言为切入口,徐徐展开剧情描述。小女孩的视角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见证自己在隐痛中成长,一方面又构成对诸多现实问题的观察。
影片最独特的地方在于整个故事并没有特别复杂的戏剧性,也不像普通商业片那样强调剧情的压迫感和故事的反转。故事的讲述方式显得克制而精致,仿佛有一种平稳呼吸的韵律感,看起来流畅又舒服。尤为难得的是,片中孩子的成长,不是凭空悬浮于社会之外,而是有着牢固的现实根基。故事里的很多情节都在隐约展现社会热点问题。工薪之家遭遇城中村拆迁,弱势族群要找居所何其之难;失忆老妇鳏寡孤独,一双儿女各不奉养老人;失和夫妻执意离婚,对孩子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总体来说,编导者真挚的创作态度值得赞赏的,那爱是可以超越物质、真善美能赶走虚荣的主题,传递着积极向上正能量。几个小演员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当覃月与王泽明实现心愿黄奶奶之后,两人在江水中坐着小船乘风破浪,用手指幻化出美丽图景,预示着他们未来美好的人生蓝图,给这部亲情与友情叠加、欢笑与悲伤掺杂、迷茫与醒悟交织的电影画上一个可资回味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