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兴尽悲来的亲情物语


春节回家是中国人少有的纯洁信仰。可如今除夕年夜饭仪式感越来越强,亲情味道却愈来愈淡。就如同《过年好》里表现的那样:人团圆、心难聚。作为一部百星荟萃的贺岁喜剧,这部高群书执导的电影,看完后竟然兴尽悲来,心头五味杂陈。那是感伤、喜悦、苦楚、甜蜜几种情绪的融合缠绕。而在笑泪相伴的故事背后,却是充满真挚情感的惊喜。
影片根据台湾导演李宗熹的话剧《守岁》改编而成,展现了一个普通东北家庭三代人过春节时,因一顿年夜饭所爆发的冲突。片子在拍摄上保留了话剧原作多幕转场的格式,形成一个个分割的自然段落,且以时间点的变化推动故事向高潮行进。那接地气的人物对白,不断制造逗趣的喜剧效果。众多明星像走马灯似的客串出场,扮演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分别与祖孙三代形成蜻蜓点水、一闪即过的言语互动,赋予小故事大格局的特质。
片子还未开场,便用日历从小年起始一页页翻过,带出除夕一步步迫近的强烈色彩,用以烘托出浓浓的年味。故事场景实在简单,仅仅是一间残破老旧的院落房舍和一条质朴无华的街巷。老宅里祖孙三人言语不断,微观显现家庭生活;街巷胡同中客串角色来来往往,宏观体现社会人生百态。两个空间环境交替出现镜头中,带出写实又有人情味的亲切感。
片子其实是展示三代人的价值观冲突。三个流着相同血脉,却属于不同年代的祖孙,各自执念对自我的坚持。外公李老师品尝孤独与落寞,虽患有失忆症,时常将现实生活忘得一干二净,却始终牢牢紧抓着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不放。女儿羊朵性情倔强,人到中年婚姻失败、事业不顺,苦于梦想无法实现;外孙女性格叛逆,意外怀孕,却极力反抗过多的关爱与亲情。三个人均互不理解对方的选择,交流上格格不入,导致痛苦往事源源涌来,彼此隔阂纵深莫测,最终在年夜饭的餐桌上酿成极大冲突,来之不易的家庭团聚即刻面临着破裂与瓦解。
细细分析祖孙三人。他们身上都带有不同的身份和文化符号。李老师既是空巢老人的代言人,更是传统信念的维护者,坚守祖屋老宅不动摇;羊朵兼有离婚女人和异地打拼这的双重标识,试图改变命运,却为现实所围困;莉莉是海归象征,也代表着新思潮的引进,追求无所拘束的自由。他们三人之间的情感上的对峙、对抗、对撞,隐约带有当下中国几种文化观念互不相让的写照。而几个李老师学生的际遇,也在变相述说着当代人命运轨迹的变迁,警察放弃成为诗人的理想,落后生成为暴发户房产老板,昔日女婿也因职业选择而困顿,不管是没钱的,还是有钱的,都活在不幸福的困顿失落中,引来人们一声轻叹。
影片最后用亲情来搭建相互融合的桥梁,出现一家真正团圆的结局。当李老师除夕夜走失后,女儿和外孙女发起的用微博找寻的方法来求援,众多明星纷纷转发,好似编织起亲情的回归线,让我们这些饱经漂泊、诱惑的心灵得到慰籍、温暖和皈依,着实令人感动。其实影片的主旨很明显,那就是过年就是要和亲人在一起,没有亲人的地方,只是我们栖息的房屋而不是可以让我们有归属感的家。不论家多远,让爱会家。别让父母的等待成为冰冷的饭菜,别让自己的心成为孤独的漂泊。千万别让亲情成为无法安置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