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竞的电影总如放置在显微镜下的一枚检验切片,让人深刻地看到存在的社会病理。不管是聚焦春运回家难的《一年到头》,还是关注网络空间暴力的《无形杀》,抑或揭示医药造假黑幕的《我是植物人》,以及《万箭穿心》里中国式家庭在房子、工作和教育上遭遇的悲剧。他的电影总是带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犀利的现实视角。此番擅长现实主义题材王竞竟拍起古装片《大明劫》,让人一位他开始逃避现实。但看过该片后便会发觉,他是用一种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一段明末往事。换言之,他是在借故喻今,用穿着古服的人们来投射当代社会,持续展现着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说来蹊跷,中国的古装片不是在显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政治权谋,呈现满清时代的江湖与庙堂更是不遗余力,却鲜有影片来揭示明朝那点事儿,好像这个朱和尚建立的朝代是个少人问津的禁区。而《大明劫》是以明末为背景,借助瘟疫横行与兵革之乱,来凸显一个王朝的沧桑末世。故事中的朝廷大将孙传庭死战抗敌,江湖游医吴又可仁心救生,这一文一武各自倾注全力扶明朝江山于将倾之际,却仍无力阻止朱明天下的覆亡。影片不是爆米花,而是很有营养,虽没有太多震撼眼球的战争场面,但故事的内容却足够引起人们长时间的思考。借用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的话来说,就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要人们以史为镜,因为历史总是能照进现实。
孙传庭和吴又可这两个人物,在形象上都有他们的深度与广度。孙传庭的杀人治世与吴又可的救人救天下,形成互为交叉的戏剧冲突,进以探索怎样才能。孙传庭惩治贪腐官吏,心怀杀敌报国之心,自认为杀尽不平方太平。而吴又悬壶济世,总以为救人就可救心,来挽回人们对当政者的失望。可是这两种方法,前者是饮鸩止渴,后者是杯水车薪,都不是一种能解决政治问题的真正方法,这两种药房都无法医治明朝那溃烂的肌体。向来这不免让我们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大明劫》虽非商业大制作,但卡司阵容却不弱,演员的表演也较精彩。特别是戴立忍和冯远征分别演出孙传庭和吴又可两个人物在形象上的深度与广度。在过往《李自成》等小说之中,孙传庭是个残暴不仁的刽子手。而戴立忍塑造的孙传庭某种意义上给这个明朝将军来了一次小小的翻案,他演出了孙传统性格暴躁的一面,但能多地显现了此人的忠勇之心,为社稷的存亡殚精竭虑。而冯远征扮演的吴又可也很有光彩,演活了一个妙手仁医的宅心仁厚,使得更多人知晓了那个写出《瘟疫论》,被历史遗忘的医学伟人。
当下的古装片之所以低迷,病因就在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戏说,那胡编乱造的剧情更是倒人胃口。而《大明劫》用真诚的态度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历史,片子着力贴近史实,在故事的叙事上也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种不夸张、不造作的创作态度的确值得褒奖。片中从朝堂权贵到市井小民的形象塑造,显示出一副明末乱世的社会众生群像,在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身上,活在当下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自我的生存现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