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岁清明》:茶园传奇,铁血飘香

(2011-06-01 14:51:37)
标签:

娱乐

阿敏

杭州

岁岁清明

尹逸白

杂谈

                    《岁岁清明》:茶园传奇,铁血飘香
    杭州有天堂之名,物以西湖龙井最为驰名,人以“杭铁头”为典型,肖风导演、程晓玲编剧的《岁岁清明》便把天道、茶道、人道三道合一,运用极富文化内涵的电影语言再现了1937年前后的一段茶园传奇。
    虽然是小成本制作,但很明显可以看出创作者为《岁岁清明》的每一个细节都备足功课,生机盎然的茶园,尹逸白躺过的一块青石板,夜里烧洗澡水待客的木屋,朴素无华的茶具,每一个场景或道具都有着深长的余味,让观者不自觉的沉浸其中,毫无沉闷之感。
    还原杭州文化风貌才是《岁岁清明》的真正着力点,战争戏不过是一个爆发点,这也就不难解释了肖风导演为何打造了这样一部如溪水般清澈自然的抗战电影。影片以少女阿敏的视角去理解人生和战争的禅意,大量的篇幅都在描写了乡间茶园的一场伦理纠葛,读过洋学堂的文弱书生尹逸白少爷,带着在户人家的优雅气质和倔强的书生意气来到茶园,搅乱了阿敏的心,一如诸多文学作品中所表现过的新文化与传统的碰撞,戏剧性的工整与人性化的写意情景交融,如茶香越回味越有味道,是《岁岁清明》的最大特色。
    这个特色和以往的抗战题材电影截然不同,反观以往同类型作品只是注重武力的对抗,《岁岁清明》却拍出了对文化的追寻,用文化的文化消解了战争的丑恶。阿敏从懵懂纯真的少女,到情窦初开,开始向往新生活,再到品味情感滋味,在伦理和体制中成长,最终经历战争的洗礼,这个过程甚至可以视为历史的缩影,足见影片的视野和情怀所在。
    阿敏和尹逸白妻子天巧的“捂茶”之交,以及尹逸白带着日本军官再回阿敏家喝茶,后杀死日军,是影片中最具戏剧张力的两个部分,前者轻松有趣,尽显女性的细腻和柔情的同时营造出许多妙趣横生的细节,后者则把民族大义于瞬间爆发,“破坏性”的打碎了之前精心营造的平静气氛,影片也直至此刻,才显现出抗战电影的英雄本色。尹逸白在最后一场戏的铁血和之前的文弱,形成强列的对比和震撼力,把电影的反转结局发挥到了极致。
    或许有看惯了商业片的观众会很不适应影片前20分钟的平静和自然,必须提醒一下,这并非一部向主流商业标准低头的抗战电影,只要耐住性子,就可以渐渐入戏,融入到故事的魅力中,而只有细细品味,才可以得到对天、茶、人道的感悟。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是《岁岁清明》走向主流的障碍,却也能够回馈给观众独特的观影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