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侗族四大建筑之独具风格风雨桥

(2009-03-27 13:38:02)
标签:

侗族

桥台

大建筑

亭廊

桥面

风雨桥

旅游

分类: 桂林民族历史文化

龙胜侗族民居与苗族、瑶族民居基本相似,公共建筑中以鼓楼、风雨桥、戏台和寨门最具特色。

风雨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者,在建筑史上称为廊桥,它是集桥、亭、廊三者为一体的独具风格的桥梁建筑。风雨桥多架于寨边溪河上,工程浩大,工艺复杂,式样独特。其结构有三部分:即下部为长方形大块青石围砌料石填心的墩台,桥墩为三面柱体、上下游为锐角;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面支梁体系,全为木质结构,一般梁的跨度不超过10米;上部为桥面的亭廊,采用榫铆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一体,亭廊间的柱间设有坐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加桥的整齐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梁。整座桥架置放在桥台墩之上,而桥台没有任何锚固措施,桥台、桥墩起着架空的承抬作用。建国初期,侗族地区共有大小风雨桥52座。最长的是龙坪桥,全长112.5米。年代最久的是广南沈坡桥,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20世纪80年代所保存的风雨桥有36座。其中,龙胜平等风雨桥全长94米,高21米,宽3米,桥分三层,共用180根杉木垒成。桥上建有5座宝塔形桥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