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数民族的忌讳之处--苗家三忌

(2009-03-27 13:12:46)
标签:

廊檐

苗家

货郎

木楼

鲁鲁

旅游

分类: 桂林民族历史文化

少数民族大多热情好客,到少数民族村寨去做客,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但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到苗家去做客,你可千万不要犯了苗家三忌哦!

 

http://www.0773cc.com/files/content/wh-minsu/MS-M-miaozu.jpg

 

一忌吃“豆腐酒” 

朋友,你吃过“豆腐酒”么

一碗焦黄的油炸豆腐,掺了一瓶烈酒进去,那种又冲又苦又涩的味道,你说吞得下吗?然而,我们这里谈的“豆腐酒”却另有一层含义

时值初冬,一位外乡熬糖匠到苗公家里熬谷芽糖。苗公见这位熬糖匠的糖熬得雪白透亮,扯得起丝丝,当晚叫苗奶杀了老母鸡,炒了野味肉,摆了黄粟酒招待这位匠人。苗公还叫儿女、媳妇、孙子孙女一起围到火塘边陪着匠人就餐。酒席间,苗公和熬糖匠聊了起来:“伙计哥,你们走江湖的人,出门不带家,辛苦罗。”熬糖匠凡碗烧酒下肚,粗里粗气地操着外乡口音说:“辛苦倒有辛苦,就是有得在屋里跟婆娘子困,娘卖……”没等熬糖匠讲完,苗公的儿女、媳妇、孙子孙女一个个红着脸,翘着嘴,端着饭碗走的走前门,走的走后门,都溜出火塘外去了。苗奶直用脚踢苗公后鞋根,她埋怨死不通皮的公佬不该跟那验上长毛的熬糖匠亲热。苗公的两颊也火辣辣的,他用那两只几乎冒火星的眼睛瞪了熬糖匠几下,可熬糖匠就是不醒水,还扯不断丝地讲下去……他哪里知道,苗家在使用语言上,有一种传统的美德:即在异性亲属之间,是忌讲粗野话的。熬糖匠一连串粗野话数出来,就象在一碗油炸豆腐里,加了一瓶烈酒进去,给苗公一家吃,那种又冲又苦又涩的味道,是难以言状的。所以,苗家把在异性亲属之间讲粗话、脏话、鄙话,叫挨吃“豆腐酒”。

这天晚上,本来是一餐盛情的宴席,由予熬糖匠违反了苗家的风俗禁戒,结果不欢而散了。 

朋友,如你有机会到苗家来,可千万要警告你的舌头,不要乱翻,苗家是忌吃“豆腐酒”的。

 

http://www.0773cc.com/files/content/wh-minsu/MS-M-miaozu3.jpg

 

http://www.0773cc.com/files/content/wh-minsu/MS-M-miaozu2.jpg

 

二忌穿湿草鞋进木楼 

苗家的奥妲是勤劳的。

苗家的木楼是洁净的。

清早,细雨蒙蒙飘洒着。奥妲一起床就扫地抹桌。五间楼房天天扫,人在楼板上打得滚,睡得觉;桌椅壁板早早抹,如同上了漆,涂了油,照得见人影。打扫洗抹清楚了,奥妲便在屋里一针一线地绣她心爱的花荷包。绣呀绣呀,荷包还没有绣好,丝线却用完了。奥妲正在发愁,忽然,一阵“乓当乓当”的货郎鼓声响进堂屋来。奥妲喜出望外,急忙提了一篓鸡蛋跑出堂屋,准备兑几绞丝线。她笑盈盈地刚想把鸡蛋递过去,可一看,货郎穿着一双泥巴鲁鲁的大草鞋,一路泥脚印从大门外踩进堂屋里来。奥妲不由得一肚子肝火,她忘了兑丝线,一手抓住货郎的扁担:“把你的草鞋脱下来!”货郎不知是怎么回事,一面“嗯嗯”答应,一面脚踩脚地脱下草鞋。“挑起你的担子走!”奥妲又壤起来。货郎只好老老实实地挑起担子,出了大门。走了好远,当他回过头来看时,发现姑娘把他那对泥巴鲁鲁的大草鞋挂在扁担头上。货郎这才省悟过来:自己不该穿湿草鞋进笛家木楼。苗家喜欢在洁净、干爽的木楼上生活,有忌穿湿草鞋进木楼的风俗。 

第二次,货郎又来卖杂货,他早在大门外就脱下草鞋,然后轻步轻脚地摇着货郎鼓进木楼去。据说,奥妲不仅兑了丝线,还喜笑颜开地打香油茶请货郎吃理。

 

http://www.0773cc.com/files/content/wh-minsu/MS-M-miaozu4.jpg

 

三忌倒水下廊檐

苗家的木楼,上房接下屋,右邻连左舍,鳞次栉比。进出的道路,有的穿过屋当头,有的横过屋脚底,直穿横岔,四通八达。

这天,一位城里作家到苗寨体验生活,住在寨头大公家里。主人真热情,给作家敬了烟,斟了香油茶,又用木盆倒热水到堂屋来给作家洗脸洗脚。作家洗过后,端起盆来,刚想把水往廊檐外倒去——“同志,我来倒,我来倒。”主人一面说着,一面夺过木盆,一直把水端到屋后的阳沟边才倒掉。

苗寨人家为什么不把水倒下廊檐外,却要把水倒进后阳沟呢? 

作家百思不得其解,正想向主人打听原由,就在这时,寨上的两个妇女大吵大嚷着进堂屋来了:“你不长眼睛呀!你要把水倒下廊檐来呀,我背你的时呀!寨头大公,你要为我评评理呀!”这女人身段苗条,新衣新裤上沾了许多泥浆污水。另一个胖媳妇半点不示弱,抢上前来嚷道:“天下的路千条万条,鬼请你偏偏要走我廊檐底下这一条呀?早不过,晚不过,鬼请你偏偏要在我倒水这一下过呀?寨头大公,你老人家要为我评评理啵。”

来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堂屋。作家的主人寨头大公端坐堂中,俨然一位断案如神的法官。他先问清了事端的起因:原来,下屋五嫂穿着新衣新裤,准备回娘家探亲,刚路过上屋胖媳妇屋底,忽然,“啪”地一声,一盆水从胖媳妇廊檐上泼下来,洒在五嫂跟前,溅了五嫂一身脏水泥浆。两人为这事互不相让,一直扯到寨头大公这里来。 

寨头大公站起来,把胖媳妇叫到一边,轻声问道:“你家里有大红公鸡吗?”“有,有。”胖媳妇望了一眼坐在一旁的作家,连连答道:“你要待客,我等会帮你捉来。”“你家里还有鞭炮没有?”大公又问。“鞭炮也还有五条,是年初接我过门时放剩的,只要你老人家用得着嘛。”这胖媳妇看来嘴利心也利,但在这种场合,只要寨头大公不说她理亏,她连心肝也愿掏出来。寨头大公又端坐入堂中,向着众人宣布:“上屋媳妇将水泼出廊檐,洒得下屋五嫂一身泥浆,这违反了苗寨忌倒水下廊檐的禁忌。按历来的规矩,今晚,要上屋媳妇捉只大红公鸡,鸣炮五条,登门为下屋五嫂赔礼。”众人听了,拍起巴掌。胖媳妇埋下了头,钻出了人群。
    当晚,作家听得从下屋五嫂的堂屋里传来好一阵鞭炮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