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有些特点挺有意思,例如一般说来:父女关系好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好于母女关系。
青春期的男孩子往往和父亲搞不好关系,而女孩子则同母亲的冲突更多。
玩笑的说法是更年期的母亲遭遇到青春期的女儿,那可是火星撞地球。
怎样处理青春期的亲子关系,我们有很多理论,理论总有着“灰色”“晦涩”的调调,不如我们看看这部电影吧——201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勇敢传说》



梅莉达是佛格国王与艾莉诺皇后的长女,作为公主,母亲希望女儿成为一位淑女,而梅莉达则受父亲的影响酷爱射箭,希望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按照传统,梅莉达的婚姻要受父母安排,作为一个公主,她的夫君也要门当户对。几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都在自己的孩子来到国王的城堡参加梅莉达的“比武招亲”。
但是,性格倔强不羁的梅莉达不甘心服从被安排的命运。她同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她跑到了森林里,无意中闯进了女巫的小屋。
她向森林中的女巫寻求帮助的时候,女巫却实施了灾难性的魔咒。
母亲变成了一头母熊!
现在曾经照顾梅莉达的母亲成了一个只会熊语言,不会人话的需要她照顾的母熊,她必须赶在日出前解除母亲身上的“诅咒”。


在一番曲折之后,梅里达在最后千钧一发的时刻解除了母亲身上的诅咒,母亲恢复了原型,母女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梅莉达也得到了人生中最丰富的成长。
这是一部完美结局的动画电影,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这样的电影,也许我们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结局多半是团圆式的,这种团圆的结尾虽然俗套,不过却是散发着美好的情愿,同时也不减少这部电影的精彩,因为它抓住了细节,抓住了生活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英国网站HeyUGUys:“电影紧紧抓住母女关系这个情感核心,这使得其他附加于这个故事上的细节都真实可信且毫不做作。毫无疑问,《勇敢传说》将是今年最出色的动画片之一。”
我前面说了母女关系在一段时间里是比较危险的,例如青春期跟更年期的对撞,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亲子关系在小学时代明显好于中学时代,小学时代孩子的自我意识还不明显,而中学时代孩子开始独立,亲子关系也就变得复杂而充满矛盾了。
梅莉达喜欢射箭,母亲希望她琴棋书画,梅莉达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母亲希望她成为一个淑女。
孰对孰错呢?
作为一个公主,要顾及自己的形象,这是太正常不过了。公主是不好当的,宫廷的各种繁缛的礼仪,彼此说着客套而又可能虚假的话语,这些都不是梅莉达所喜欢的,但是作为公主,作为出生就赋予的角色,梅莉达似乎又必须遵守。至少,在结婚的这个问题上,从母亲的角度,从整个王国的角度来说,梅莉达个人的幸福是要服从于更大的需要的。
我们从历史的现实中看,有多少宫廷的婚姻不是出自爱情而是出自利益出于政治需要。
所以,这里面对于个人它是压抑的,但是放在更大的层面上看,它又有它的合理性。




当然,这部电影不是讲宫廷爱情的,公主、国王、皇后的角色并不是最重要。母亲和女儿的角色才是更关键的。
梅莉达选择了叛逆,她的叛逆可以理解。但是,她的叛逆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带来了甚至灾难性的后果。这也是青春期的孩子市场的表现,他们学会的“反抗”,但是反抗又不成熟,显得粗糙和莽撞。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闻,一些孩子受到一些批评就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叛逆反叛实在太不成熟,太不幼稚。
因此,我主张成熟的“叛逆”,那么什么是“成熟的叛逆”呢?
我个人认为“成熟的叛逆”是一种理性的思维,一种独立的思考,一种不盲从的态度,一种不是杀敌一千自杀八百的不惜代价的鲁莽。
梅莉达其实是具有这样特点的女孩,但是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她无法预知她的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她把母亲变成了一头母熊,让父亲的王国差点分崩离析,她是无心的,但是,伤害却是巨大的。
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也是讲一个女孩玉娇龙叛逆的故事,玉娇龙是高官的女儿将要出嫁,但是,她不甘心这样的政治婚姻,于是她偷了大侠李慕白的宝剑,她想游走江湖,追求自己的爱情,却不了解江湖的复杂,她闯出了祸事,自己无法收拾,最后大侠李慕白帮其解决了问题,但是因此李慕白也付出了生命,让苦恋多年的将要成姻缘的李慕白和俞秀莲阴阳相隔。
因此,我想给青春期的孩子说:你们的叛逆要适可,要在一定范围。一点都不叛逆那是没思想,太叛逆又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找到平衡点是最好的。
那么从家长这个角度,梅莉达的母亲从王国的角度考虑,有其合理性。但是,她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所想。她用母亲的强势威慑着梅里达,最后造成了矛盾的深化。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家长所犯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从我们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我们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正所想。
我们经常以“爱”的名义让孩子做自己不喜欢其实是自己想做而未做到的事情。生活中有些事情是要“逼迫”孩子,不是孩子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但是,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大人的意志来做事的。
我们中国有这方面的传统,希望孩子都按照大人的意志来做事。中国古代是一个“家长制”的社会,孩子对家长是无条件接受的,不能反对,反对了那就是不孝。因为我们的社会更重视人情,重视亲情,孝道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个性,对真理的追求就从之于这个更大的“利益”中。因此,我们看《红楼梦》里贾宝玉最怕的是谁?是他老子。他老子逼迫着他去靠功名,贾宝玉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个“功名”,从他的家族利益看,他需要那个功名,但是对于他个人发展未必。因此,我们看到在这样的关系中,贾宝玉和他老子的亲子关系是疏远的,隔膜的,他们是不能真正沟通的。
因此,家长们也想想,你让孩子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孩子真的需要。例如你让孩子好好学习,这是需要的,你给他报无数的补习班,这个真的需要吗?




一方面孩子可能受到严父的管制,另一方面又可能受到慈母的无限宠爱,这也会滋生出的问题。红楼梦里说贾宝玉“叛逆”,他老子和他娘他祖母都是“功劳者”,因此,家庭教育最好一致,当然这是另一个问题了,这里不详细说。
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说了从现实中看,孩子是要有一定“逼迫”的,但是过多的“逼迫”又会虐杀掉孩子一些美好的天性,所以平衡是很重要,这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育孩子是这样,生活更是这样。
梅莉达获知了帮助母亲解除咒语的方法: 命运改变,看清事实,修齐关系,摒弃傲慢。这也是解决家庭中亲子关系出现矛盾的好方法。
看清事实,就是我上面说的,家长你要思考你所做的是不是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如果是真的需要,你要用什么方式让孩子来施行?孩子在施行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怎么帮助他来解决;而作为孩子要思考家长让我做的是为了谁好?为什么要我这样做?我能做到吗?做不到是什么原因 ?哪些方法可以让我获得改进与进步。 也就说,看清事实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修齐关系,我理解的是:这是一种沟通。人际关系中总会出现问题,出现矛盾。沟通,让步,平衡我觉得是最好的方法。生活中是需要妥协的,妥协不一定都是懦弱,有时候妥协是一种伟大的让步。
摒弃傲慢 傲慢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意识,是一种不会换位思考的局限。你要平衡关系,你要适当的让步、妥协,你就需要换位思考,去考虑地方的出发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傲慢是通往这条智慧之路上的绊脚石。傲慢会产生自大,自大会失去理性,从而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从而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而抛弃傲慢是要勇气的,因为他需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抛弃傲慢也是要有智慧的,因为只有用了真正的智慧,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才能换位思考。
有了勇气,才会有行动,有了智慧,才会让行动更有效的接近终点。
我们总是迷恋传奇,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传奇,勇敢者、智慧者能在这个传奇中书写自己的精彩!
电影中给出的解除魔咒的三条线索,也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处理亲子关系矛盾的三种方法。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坎坎坷坷,不过就像歌曲《牵手》里唱到的一样: 没有风雨躲得过
没有坎坷不必走 。真诚的沟通以及有效的办法总能解决问题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