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2013-01-24 11:34:36)
标签:

德育

电影与人生

看电影

仙境之桥

分类: 教育电影随笔
   我反复强调成长是件美丽而又艰辛甚而危险的事情。

    成长中必然充满了烦恼。

    有些烦恼可以通过成人的保护来得到解除,有些烦恼是以秘密的状态存在的,大人们并不一定知道这些烦恼,这些烦恼基本上只能靠同伴、靠自己来剔除。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少年杰西有着自己的烦恼:解析家庭条件一般,生活过得紧巴巴的,父母为生活操劳,对他的关心似乎也不足,他总觉得自己不像妹妹得到父母那么的爱;杰西是一个文静、细腻的少年,他爱好跑步,酷爱画画,但是他朋友不多,还受到高年级女生的欺负,生活似乎总是不那么如意。

    少女莱斯利进入了杰西的班级。

    莱斯利是一个活泼、自信、充满活力的女孩,她的来临,渐渐地改变了杰西的有些郁闷的生活。放学之后,莱斯利和杰西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属于他们的天地。

    他们在修补了在森林里树上残破的树屋,他们在这里构建了自己的天地,在自己的幻想中构建了一个自己的童话王国。每天放学,他们来到这里,做着他们童话的游戏,跟怪物战斗,跟精力玩耍。

    杰西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他们甚至设计“报复了欺负他们的高年级女生。他的那些烦恼:家贫、不合群、被欺负渐渐远离他。

    然而现实的幻想是书里的童话,结局永远是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莱斯利在前往他们的仙境之地的路上,发生了意外,溺水身亡了。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现实再次以残酷的面孔出现在杰西的面前。

    杰西内心充满了内疚,因为意外发生的那天,老师邀请他去参观博物馆,路过莱斯利家的时候,他本来可以邀请莱斯利一同前往的,但是他似乎想独自与老师相处,他没有叫上莱斯利。

    那个引导他从脆弱、不自信中走出的阳光灿烂般的小女孩从他生命中消失了。

    周国平说:一个人童年的结束是当他真正意识到死亡的那刻开始。

    在那个时刻,杰西的童年结束了。他可以带着死亡的阴影继续成长,也可以用另外一种状态来面对、省视自己的成长,自己的生命。

    他保留了他的童心与幻想,那个他和莱斯利一同幻想构造出来的童话世界再次出现在他的眼前,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孱弱的小男孩,他开始成长,成长为一个男人。

    杰西的心门真正敞开了,他的人生不再灰暗,他找到了通往梦想的仙境之桥。

    电影的尾部还是以童话般的团圆结局收尾了。

    而现实中的思考我们还可以继续。

    如果说人生就在此岸通向彼岸的道路、行程中的话,有时你遇见一个人,遭遇一段人生的经历,你就仿佛遇见一座桥,缩短了你的路程,链接了风景、记忆。

    这样的人有时是父母、有时是他人,有时是自己。

    同伴的作用有时比父母的作用还要大,他们年龄相同,更容易沟通、交流。一个好的同伴绝对是一生的财富。杰西在学校的不愉快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没有跟他相知的同伴,他受到欺负只能选择忍受。而莱斯利的出现让他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朋友。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初中的学生,他们对同伴友谊的重视甚至胜过父母的亲情。

    没有伙伴的学生是寂寞的,我也时常看见一些落落寡欢,没有什么朋友的学生。这些没有“朋友” 的学生原因是多样的,有可能是自己性格的原因:那些内向的、胆怯的孩子往往更不容易找到朋友;也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在现实中,似乎富裕些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去建立人际关系,而家庭平穷的孩子有一种自卑感,往往也就失去了主动交友的行为。还有一种情况是那些具有明显不足、甚至是缺陷的学生也容易陷入孤单,甚至被人欺负。

    作为教育者来说,班主任安排位置很有学问。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互补性安排座位,引导孩子们互相促进。

    作为家长,我们要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同伴,经常询问孩子有哪些伙伴,他们都怎么玩耍。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孩子们太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如果交友不慎,孩子很有可能误入歧途。家长们对此也非常重视,常常告诫孩子:不要跟某某玩。

    我并不很赞同这种家长的建议。

    因为,我们过早地把孩子分了类,而有些我们主观的分类并不客观。我想,我们应该教给孩子是非的标准,引导孩子的方向,至于孩子的选择,我们应该尽量提供给孩子自己去选择,除非是他的朋友有品德的问题。

    总之,孩子的交友是个大问题,实际上如同市场经济是自己配置资源一样,孩子们的朋友选择实际上也是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所以,根本上你教育出来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行,你的孩子的朋友大致也是这样的。

    当然,我们还是鼓励孩子多去交往像莱斯利这样乐观、积极的朋友。

    朋友是一个引导,真正的问题最终还要靠自己来解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仙境之桥”,真正的觉悟是自己的觉悟,放下自己的那些困惑,走向光明。

    杰西心中就有一个仙境,他喜欢画画,他的绘画作品就是他心中的仙境。当莱斯利意外死去之后,杰西可以背上沉重走向内疚,也可以战胜自己用自己的视觉去打开仙境之门,影片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隐喻,你发现了自己,超越了自己,你就找到了幸福的彼岸,幸福其实从来不是太遥远,他就在你心中。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如果说人人有佛性的话,那么人人心中也有一座仙境之桥。

    杰西和莱斯利的童话王国实际上是他们自己臆想的幻觉之国,如果以成人的眼光来看,这显得如此幼稚。他们在童话的王国奔跑、嬉戏是不是也类似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精神”。

    其实,人是需要一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作为非神主义者,上帝、佛祖、众多神怪其实也是人类的“阿Q",人无法像上帝一样万能,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精神的安慰,宗教那里是神灵。

    于我们也可以是艺术,是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安慰,如同适当的白日梦也是一种慰藉一样,只要我们不完全迷失在臆想中,那些精巧的、细腻的想象就扩大了我们生活的空间,我们可以再造出千奇百怪的世界,在这个角度上,每一个拥有想象力的人,他就是上帝。

    现实中,我们都知道想象力的重要,但是我们几乎从来不重视想象力,因为决定我们命运的是那些标准答案。在一个标准答案统治我们生活的年代,也许我们还无力从中突围,但是在其中的历程中,我们不要丧失了我们想象力,不要失去想象的安慰。

    现实的世界可以束缚你,梦想的世界你是你自己的上帝与国王!


看电影、悟生活、学教育35——幻想之地——仙境之桥

Bridge to Terabithia(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

歌手:影视原声(欧美)

唱片:雷鬼

  • Jesse's Bridge
  • The Battle
  • Into The Forest
  • Seeing Terabithia
  • When You Love Someone
  • Right Here
  • Look Through My Eyes
  • Shine
  • Another Layer
  • A Place For Us
  • Keep Your Mind Wide Open
  • Try
  • I Learned From Yo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