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教育、悟生活7——教育、体育改变人生——卡特教练
标签:
杂谈篮球教育教育者卡特教练电影随笔 |
分类: 教育电影随笔 |
美国电影中有一个“主题”电影——体育电影。
体育是美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各项体育联赛。体育深深地影响着这个国家民众的生活。体育如同上帝的一把手术刀,雕刻着这个国家民众的灵魂。
体育在美国的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一个学生体育优秀,跟一个学生成绩优秀同样受到尊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到达令人崇拜的“疯狂”的地步。
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电影也不少。典型的《光辉岁月》《弱点》。
《卡特教练》也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里士满中学的篮球队在上个赛季的篮球联赛中只取得了4场胜利,这是一群有着天赋但是缺乏团结、纪律的高中男孩,在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集体运动中,这样的单打独斗带来的只有失败。
篮球队来了新教练。
这个名叫卡特的教练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来到里士满中学。他面对一群有着天赋却懒散不和的球员。
卡特告诉球员,他们必须和他签订一份合同才能打球。
这份合同的内容包括:学生必须好好学习,球员必须到达学习平均分2.3分(当地教育局只要求2分,满分是5分),上课要坐到教室的最前面,正式场所比赛前要穿西装。
这种要求对于这些视学习为粪土的桀骜不驯的学生来说简直觉得不可理喻。
按照我们熟悉的观念:这些打篮球的学生差不多都是我们说的“双差生”:成绩差;纪律差。篮球成为了他们唯一还可以找到自信、自尊的出口。
他们在篮球中发泄着自己的青春的旺盛的精力,在篮球中他们离正规的“主流道路”也越发遥远了。
孩子们的家长也认为,孩子们在篮球里面挥洒汗水就足够了,至于学习、成绩那只是一种奢望。很多家长只是希望孩子呆在篮球的世界里,以致于不去做其他的坏事。
因此,篮球成为了孩子们逃避的避难所,逃避现实,逃避自己的懒惰与弱点的庇护所。孩子、家长并没有太长远的眼光,他们只是找到了暂时慰藉自己的一个场所罢了。
但是,卡特教练显然目光高远。他不希望他的球员只是在篮球中逃避自己,寻找安慰,他希望篮球能改变孩子的未来。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严明纪律,团结队伍。于是卡特教练开始了他“魔鬼”的训练:迟到的要受罚、顶嘴的要受罚,不认真训练的也要受罚。你躲过受罚的唯二的方法:一、遵守规定;二、退出篮球队。
面对卡特教练的强硬,最初桀骜不驯不把纪律当一回事的队员慢慢开始改变。随后胜利也接踵而来。
胜利让这个地方的人陷入了巨大的兴奋,他们为之而疯狂;球员也在胜利中找到了一种巨大自信与快乐。球员们陶醉在自己获胜的愉悦中。他们开始用脏话轻视、侮辱对方球员。在取得地区冠军后的夜晚,他们逃离了宾馆,在一处豪宅里的花花世界里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更为要命的是他们的成绩没有一点上进,这些球员中很多人根本就不去上课。他们只对篮球有兴趣。
卡特教练想通过成绩与篮球共同来改变他们命运的想法落空的,他的想法不仅学生不去落实,还受到学校同事、领导的不支持以及家长的抵制。
同事认为给这些学生学习报告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家长们认为让他们学习而不打球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
面对这些阻扰以及学生的不上进,卡特教练采取了一个颇有争议的举措。他决定:封闭篮球馆,不训练,不参加比赛。直到他的队员回到课堂上课,并到达他要求的平均分数。
这个举措几乎引起了这个地区所有人的激烈反对,他们无法接受一个连续胜利还没有输球的球队突然停止比赛,家长们觉得球队的连续胜利甚至引来了球探的关注,现在没有比赛,也就没有了关注,也就没有了希望。
于是听证会召开,卡特教练的“闭馆”举措被“民主”的取消了,卡特教练用辞职来作为抗议。
卡特教练似乎失败了。
与卡特教练朝夕相处的队员在卡特教练耳濡目染下,感受到了卡特教练的煞费苦心。他们决定遵从卡特教练的规定:先学习,到达分数线再返回球场。
孩子们的用心付出终于得到了收获,孩子们成绩达标,他们重返球场,并再次获得胜利,最后他们获得资格加全州的比赛,迎战排名第一的球队。
传奇、励志多少又带点俗气的电影的结尾往往是这样的:这个上个赛季只获得4场胜利的球队,最后脱胎换骨上演“黑八奇迹”,战胜了战绩第一名的球队,上演了一个励志的传奇。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神奇并不每天都发生。还好这部电影没有落入俗套,他们没有战胜第一名的球队。他们失败了。
不过,谁又觉得他们真正失败了呢?
他们终于找到了归属感,他们在这个集体的运动中找到了自我,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卡特教练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更好的注解:我本来是来训练球员的,但是现在把球员变成了学生;我本来是来训练男孩的,现在把男孩变成了男人。
孩子们的确成长了,成熟了。最终,这些队员中有还几个考上了大学,甚至有人是全额奖学金。
每一个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都可以指向人心的,因为那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还在路上。
在片中扮演争议教练肯·卡特的塞缪尔·杰克逊说:“这不是一个典型的故事,肯·卡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人物,而归根结底,影片故享和肯在教导年轻人提高自我期望,并把目光放远。”
没错,教育要有一种长远的目光,太多失败的教育存在的一个致命问题就是:目光短浅。育人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站在高点,心怀未来的教育才可能在高瞻远瞩的理念下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电影中的迷茫的孩子、势利的家长、以及短视的教育者都缺乏一种真正的教育的灵魂的东西。而在卡特教练的字典里:“作为一名高中篮球队员,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毅力、纪律和团队精神,足够的学分成为了开展训练的必要条件。他想用自身的经历与经验告诉被自己一手扶上胜利征程的队员们:是学校的教育塑造并指引自己走上了正确的人生之路,而不仅仅是篮球比赛。”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情,在这个角度上,教育者是接近上帝的存在者,他们塑造、改变着被教育者的灵魂。而杰克逊说:卡特教练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人。其意思就在于这样塑造灵魂的教育者实在是太少。太多的教育者只关心眼前的利益,至于灵魂那回事,他们压根不感兴趣,因为这些人压根就不相信灵魂这回事,对于他们教育只是在传授一种技术,就像篮球的技术,跟思想,跟灵魂无关。于是,我们的教育沦落为技术的工具的努力,我们教育者成为了机器般的被动者。
卡特教练并不是一个教师,他只是一个教练,但是他是一个教育者,他懂得和学生的灵魂对话,他懂得给这些迷惘的心找一个真正有归属的家。
卡特教练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真正懂得教育的内涵,在操作上,他的“强硬”同样是他成功的关键与保证。卡特教练之前的上任教练就是不能控制住队员,而让球员的纪律失控,从而失败的。卡特教练敢于坚持自己的强硬,敢于“体罚”,敢于面对领导,教育、家长的质疑,简单说他有超强的执行力。可以说,没有卡特的强硬,没有他的“体罚”,只有那些听起来听宏大,很美好的话语教育,这只球队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者在强权面前往往容易放弃自己的正确的理念(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而我们的教育环境又不能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条件,面对学生的涣散的纪律,我们过分强调口头的教育、教化,而忽视了纪律、规则的建立,没有规则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显然是不能成功教育。(这方面要谈的实在太多)
外部环境的欠缺,内在强大与坚持的缺失,我们往往也就在教育中迷失了!我们只好被现实招安了!我们习惯说:这就是现实!
我们的教育中从来缺乏这样一种东西:改变现实!
一个非典型的故事,一个非典型的教练,对于我们的现实,也许,很有可能根本不能改变什么?不过,倘若你我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思考,也许改变的萌芽就种下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