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周星驰电影的人一定看过《逃学威龙》,一个潜伏的警官,幽默机智地制服了一群无学无术的“坏小子”。电影中导演可以赋予角色神奇的力量,最后化腐朽为神奇。而现实中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校要解决起来就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吸毒贩毒、抢劫、强奸,当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成为一所学校的常态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去处理呢?
瑞克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婚姻失败、工作也不顺利,被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单位,派往一所叫布兰登的学校任校长。这所中学因暴力犯罪而臭名昭著。在这所学校里,吸毒贩毒、抢劫、强奸等几乎所有的暴力行为都已经是家常便饭,逃课、拒考等更是没有人来管,到这里任校长的人都没有好结果。但瑞克一心想要将学校治理好,于是他制定了“禁止”章程。但在第一次的全体学生大会上,学生集团头目邓肯就给了瑞克一个下马威。瑞克和以邓肯为代表的暴力团伙之间的较量开始了。学校中逐渐接受了瑞克制定的管理制度的学生和老师遭到了邓肯团伙的袭击,瑞克对此非常恼火和自责,但邓肯的这种行为并没有动摇瑞克改变校风的决心,瑞克坚持要和邓肯较量到底,把这个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虽然他的决心与作风引起社会与警方的不满,但最后他获得胜利,改变了学校的形象。

专家们会给出各样的答案。例如用“爱”。爱确实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我完全相信爱的作用,但是,我又完全怀疑那些所谓专家们轻易抛出的用“爱”来解决的方法,这样如此简单的方法,人人都可以说出,关键是有没有人去实践它。
中国今天的教育显然就是人人都可以说出一大堆宏伟的方案,但是坚持实践的人却为数不多。不是说广大老师没有爱,而是坚持的不够。
此外,我还相信光有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去掉了“惩罚”(不是体罚)的教育、去掉了规则的教育,宣称他的教育没有惩罚只有爱的教育,多半是一种哗众取宠的骗局。
面对这样一个学校,狂人乔做了什么?
他首先开除了那些无恶不作的坏人。我们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不能开除学生,我完全赞成。但是,现在不少学生就以此作为自己的武器,为非作歹,肆无忌惮起来。
为什么我们说今天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因为,老师只能用教育的手段去教育孩子。我坚决不主张用棍棒去惩戒孩子。但是,对于那些常规教育无用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呢?
《班主任规定》里面要求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规则意思的培养,首先要制定规则,违背了规则需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倘若没有这个建制,一切都是白搭。
布兰登学校堕落为一所垃圾学校大约因为如此,学生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犯错而不遭受到惩罚,人的恶的因素被激发出来,没有人敢管,没有人愿意管,所有的结局那就摆在那里——腐烂下去。
因此,狂人乔以一种快刀斩乱马的方式,开除了这些作恶的学生(法律允许)。随后,他做出一系列的干脆利落的“专制”行为。
为了防止被他开除的贩毒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他用铁链锁住了大门(也因此违反了消防法),为了树立规则意识,提高效率,他开除了几位老师,这个家伙个性极端、专制、刚愎,俨然一副君王的样子。
老实说他的这些做法一点一不民主,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不过比起那些嘴上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为教育家来说,他的做法要实用很多。对付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学生,你还有什么更有效的办法?

当然,只有“专制”、“暴力”的管理并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内心。表面强硬、专横的乔、瑞克实际上内心是充满了教育的激情与对学生的热爱的。
正是这种潜藏在内心的暴风骤雨般管理背后的温情。爱,虽然被强硬的外表掩饰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深入,学生和老师渐渐感受到了这激烈背后的温情。
因此,当校长被市消防主任以违反《消防法》逮捕之后,所有的学生才会群情激昂跑到市政府面前示威、抗议。
由此,我又想到,我们的那些“暴走学校”,用简单、粗野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走向了只要规则,只要服从道德另一个极端。
教育需要规则、需要必要的惩戒,那些号称没有惩罚的所谓的“专家”,实际上很多只是理论家;教育也必须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
所以,真正的教育,可以成功的教育一定是规则和爱混成而成的教育,教育中需要铁腕的手段,也需要温情的爱意,“严父”和“慈母”一同才组成了有效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