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2
(2011-01-13 16:14:09)
标签:
较量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理想的中午应该是这样的:在一定的时间前,教室是自由的,但是不是疯狂的,在一定的时间后,教室外是自由的,教室里是安静的。
作为一个公共场所,我们的习惯是把它看做是私人场所,于是都以为是在自己家里,可以随心所欲的高声谈论,我们从来不怕打扰别人,因为,我们眼中只有自己。
一个聪明的老师不应该把自己的中午也放在教室,这样对于学生和老师自己都是一种折磨,但是偏偏你有这样的习惯,总是让自己的中午固定在班级里,是不是这样才证明自己比较尽职,尽责?
在中午的时间,你呆在班里,实际上就是在启动一种对抗的开关,你以为你可以接近他们,实际上你是进入不了他们的世界的。
例如上面你的标准,显然不是他们的标准,但是,你还要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他们,可怜的人被你压迫着接受你的道德标准,他们不服气!
你还是慢慢在学会妥协,那些稀小的声音,你都是容忍的,但是一片稀小的声音燎原成一部交响曲的时候,你就不能容忍了,特别是他们的椅子与地面摩擦出的尖锐的声音,很容易刺激不安的神经让人走向躁动的癫狂,但是他们不以为意。
你的要求的是聊天的教室外,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教室里静音,各做其事,互不干扰。
他们怕的不是干扰,怕的是无聊。
在“漫长”的中午时间,无聊是最大的敌人,一群人的无聊需要一个公共空间来释放,偏偏你不喜欢这喧闹的公共空间。
这又是一场较量。
把声音提高,自然可以短暂威慑住他们。不过,不留意,春风吹又生,躁动的青春是不会被外在的言语所威胁的。
你可以让喧闹者离开他的凳子,甚至离开他的位置,但是他们想说话的嘴不会被此所封闭,只要一有机会,就卷土重来。
最好的方法是讲课,是做题,用忙碌堵住他们的嘴。
但是,你厌恶在中午的时间还无休止的上课。
就像城管与小贩的较量,赶了跑,走了来。
较量的结果是没有输赢,你不知道谁输谁赢?
也许,你该换换脑子,想想其他方法,或则就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