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才必有用
(2008-07-14 08:30:45)
标签:
随笔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天生我才必有用
社会的标准似乎规定了一种模式的人才,虽然,我们知道行行出状元。但是,在基础教育的阶段,我们似乎还看不到各类的“人才”,整个社会的大方向还是分数是人才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似乎,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我们也给出一些更宽广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小孩,特别是城市的小孩他们多少都有点所谓的特长:琴棋书画。社会上泛滥的各种打着艺术的培训机构,赶场似的参加各种培训的孩子。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了: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了。
然而这些艺术繁荣的表象并不能改变分数大行其道的现实,一些真有其才的孩子,他们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但是,大多数孩子经受这些艺术的锻炼,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分数的最后考验中。艺术的教育本身是一种人文素养的教育,而现实是从事这些艺术的教育可以相对回避,减少现实中分数的魔力,于是孩子们便在大人精心的安排下地向艺术进军了。正是在这种功利的选择下,我们可以在许多艺术特长生身上找到各样的问题。
姑且艺术给不少考生开辟了一条别样的道路,但是毕竟真正能从事艺术的人是少数的,大多数学生还是要在分数的独木桥上摇摇挣扎。
表面的繁荣只是一种假象。
当分数还是一种几乎绝对的评价手段与标准的时候,你就不能指望学生真正显示自己内在的特长。李白当年在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时候,正是他有才不得用的时候,他是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说出这句千古名言的。
所以,当我们听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时候,它至少代表着一种对现实的不满,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志得意满去一味去表扬这种思想了(并不是这种说法不对0,也许思考这背后的问题,更有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所谓“天生我才“就是你要发觉自己真正的才能,找到最好的自己,找准自己的方向,按照自己的方向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这样终能在成功的终点找到自己的方位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