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谣言,谣言止于谁?

(2008-05-20 22:45:06)
标签:

感受

杂谈

学生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向我宣布他看到的惊天消息。说一个被称为“巴西之子”的巴西预言家预测今天九月中国海南会发生91级地震。并信誓坦坦地说这个“巴西之子”以前成功地预测了95年日本关东大地震,01911事件。

学生是真有点确信这个家伙的预言了,我看2个小女孩一脸的焦虑,仿佛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一般。

也难怪,这一周以来全国人民的新都联着汶川大地震,8级的地震破坏性已经是如此惨烈了,再来一个9级,而且离深圳那么近,这种心理的恐慌可以理解。

这两天新闻的焦点除了抗灾就是赈灾,说到赈灾自然要说到捐款。捐款的几个焦点这几天集中到几个人上一是王石,作为中国房地产的领头羊,万科只捐了200万,网友哗然,当然,万科捐200万不等于万石捐200万,股份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但是此君发言了说万科捐200万是合适的,并限制员工,最多只捐10元,舆论愤懑,此则消息不假,老王的博客写得分明。

另一个传言是说马云只捐一元钱,现在被证实乃谣言。

回头看这次地震,里面的谣言还不少。

回望我们的日常生活,“谣言”随时跟随着我们,我们平常所说的“八卦”就是一种谣言只不过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偶然性的谈话,其目的不过是与朋友打发时光。大众传播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时,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跟无意识地问候一样。
   
“但是,大多数谣传和小道消息并非毫无根据。它们有深切的目的,有重要的感情上的目的。只是说者和听者通常无法表达出来,他们只知道这种流言对他们很重要。它似乎能不可思议地缓解他们不稳定的情绪和焦虑。”
    
谣言的流传,一直是重大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一些人是因为自己的失意而报复社会,就如同圣火传递时一些西方人根本就没有去过西藏,根本就不了解西藏,也咆哮着宣称:藏独,实际是发泄自己的失意不满罢了。而在在危机时刻更是如此,每当社会局势紧张,不实的报道便恶毒地增长。例如战争时的谣言就特别多。

不能把谣言仅仅看成一种简单的无价值的现象,谣言实际上恰恰相反,事实证明谣言原则被广泛应用,那些久远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很多都是来自谣言,它们流传变化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变成了某种真实。

因此有人说大多数的历史都是一部谣言的历史,你不可能得到绝对的真实,也就是那句著名的话: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的谣言遮住的可能是我们的眼睛,现实的谣言可能危害的就是我们当下的安危。

“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制造出一则谣言至少需要两人参与。因此,一则谣言的流传它实际上是多人的帮助,借助多人的传播和不同的媒介开始流传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反思自己是是否充当了谣言的传播媒介。

古话说:谣言止于智者。

拥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相信外界的传言,他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他掌握的事实进行判断。能这样做的实在是少数。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多人向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人了,曾子的母亲始终不相信。但人说多了,曾母也开始怀疑曾子可能杀人了。

曾子的母亲是不是智者,我不敢判断。曾子母亲出于对儿子绝对的信任让她开始不相信这则谣言,但是这种绝对的信任还是受不住舆论、外界的流言。当然从这一点看来曾子的母亲还不是绝对相信他的儿子。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谣言的可怕不在于谣言本身,而在于参与传播谣言的人数上,大众盲目的相信,盲目的传播,众人传言就可能以讹传讹 众口铄金是可怕的这则故事还告诉我们,绝对的信任可以防止谣言的传播, 曾母要是绝对的相信自己的儿子也就不会理会这种谣言了,那么对于大众来说他们应该相信谁了呢?

在一个各项制度健全,透明的社会,大众当然应该相信政府。毕竟政府掌握着众多的信息。智者可以停止谣言,智者靠的是智慧是分析事件的智慧,而分析事件的智慧很大一部份来自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因此,一个明智的政府应该掌握大量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公布于众,事实面前谣言可止。在事实公布之前,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公众力,大众是有适当的等待的耐心的,这次地震中政府的信息就很公开化,因此谣言起到的危害也要小得多。这次政府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比以前大大的提高了,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而对于那些企业的个人的谣言,有些虽是空穴来风,但只要你的企业有良好的公众力,大众也不会轻易相信谣言的内容,而此次王石的言论恐怕会让万科的公信力大大下降,实在是得不偿失。

放学了,学生还在问我:会地震吗?我笑了笑说了很少说的官话:相信政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