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泊人生 上

(2008-04-28 18:10:21)
标签:

感想

旅游

给学生上《岳阳楼记》,讲到洞庭湖,突然想到旅行中见到过的湖泊,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湖水在中国古诗文中是一个经常被描绘的内容,就如刚才所说的洞庭湖,范仲淹写过,孟浩然写过,杜甫也写过,无数的古人都写过。

古人似乎很亲近自然,面对自然景物是难免要发出几句人生的感叹。在这些或浩淼或壮阔的景色中,这些迁客骚人或许获得了人生的几许安慰。古人的许多心境与我们是相似的,男人读书,做官,仕途,斗争一样不少,走进自然的那一刻也许可以暂时逃避俗世的功名利禄范仲淹面对洞庭湖的景色,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儒家舆论历来把它作为一种人生的楷模、示范。对于我们常人却总是感到可近不可亲,施蛰存曾写了一篇小文,反对这种思想:要是天下盛世太平,你一个人不乐,非要大家乐了你才乐,这是唱时代的反调;同样盛世大家都乐,你却在忧也是时代的反角。不去谈老施的道理对不对,我最怕的就是把一个人的人生准则作为所有人的人生准则,生命失去了多元,多姿的色彩,生命本身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不过《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确为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境界,我们不是常常因为外界的改变而变化自己的心情吗?同样的景物不同的时节去看,心情也迥乎不同,我们时常将情绪交给外在的事物,交给他人的话语,交给世俗的评价,我们的心灵也就很难获得自由。

荣辱不惊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洞庭湖见证了无数的文人政客,能想通的也就那么几个。古往今来,大都如此,风景见多了有的是,明悟道理的确是少数。

生命来自海洋,在大海面前,我们总能找到生命的一种原始的动力。古人见过海的人不多,人们对湖就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湖水寄托着人们对生命的一种温暖的情怀。湖泊给人是温暖的,安稳的特质,它有家的让人依靠的感觉。相比大海的咆哮、澎湃,湖泊是宁静的,甜蜜的,它像中国人的传统气质,沉稳内敛。它符合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节奏。

因此,湖水边发生的故事缺乏惊心动魄的起伏。例如西湖的故事中,历史明明是西施最后石沉湖底,我们偏要造出一个有情人终归眷属的完美结局来,我们实在不愿意破坏湖水温情的氛围。当然是有例外,像西湖所有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白蛇传的故事。这个故事最精彩的在于它歌颂了一个“妖精”,而暗讽了一个传统的善良的脆弱的男人。我们的传统历来是压抑美丽的,美丽历来作为一种罪恶的带名词,于是我们有妖精这个观念,然而妖精确是是十分美丽的甚至是可爱的,妖精不是妖怪,妖精人人爱,妖怪就没有人爱了。但是道德家不这么认为,他们会编造故事来打击妖精,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于是似乎中国古代最美的女子仿佛都不在家里而在青楼歌院,像李师师,歌楼的美女可以例举的实在太多。当然中国古代最大美女的聚集是在皇宫,但是这不受舆论家的谴责,而家里有了美女似乎就要出大事,像潘金莲让武大命丧黄泉。这些故事的逻辑是男人与美丽邂逅,然后一见钟情,这些故事的败笔在于这些美丽的女人都无可救药地爱上这些脆弱的男人。现代社会则全然不一样,美丽一般都会选择实力来与之想配。一个脆弱落魄的男人再想抱得美人归只能是远古的遐想了。白蛇传的精彩就在于它歌颂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妖精,白娘子远比许仙可爱许多。这与后来《聊斋志异》里的狐仙山鬼是一样的。

美丽并不是错误。(而现在美丽都成了一种资本了,从压抑美丽到放纵美丽,我们走得太快)

湖水呈现的是稳重、宁静,表现的是缺少流动,中国人的哲学和做人标准也大致如此。缺少大海的激情,多了中庸的保守,缺少流动,缺少变换,缺少西方冒险家航海的精神。这也是我们一度落后的文化原因。一个民族缺少奔腾的激情,它必然要处在落后的地位。当然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去看这种沉静也能找到一种人生的和谐。当年有人反对三峡工程,一个原因在于工程的完成就把一条奔腾的河流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止的湖泊。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既需要大海的奔腾的激情,也需要湖泊宁静的内在的安静。

深居内地的古人少见大海,处居偏远的藏民没有见过大海的人更少,于是藏民把湖泊称为海子。藏语为“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