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淡马锡在亚洲海运经济中的地位—— 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连载7)

(2011-01-05 21:56:43)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文地理
        中国、东南亚和欧洲文字记录中有不少关于淡马锡商业贸易的信息,譬如书籍《岛夷志略》、《爪哇史颂》,《东方志》[1]等,其中蕴含的信息能让我们一瞥淡马锡作为一个自治的港口城市所发挥的经济职能。
        淡马锡主要作为廖内群岛和马来半岛南柔佛腹地的出口门户。这些经济腹地中生产的数种产品在淡马锡港装载给亚洲商人。返回来,到达的船舶带回印度洋、东南亚和中国的产品,在这里分发给腹地的居民。据《岛夷志略》记载,淡马锡主要向亚洲商人提供三种产品,优质的犀鸟盔、一般品质的降真香[2]和棉花。这些产品供应的数量并不庞大,但在小范围贸易中,淡马锡具备了竞争优势。
http://s14/middle/51d52c87h75b5c933f30d&690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连载7)" TITLE="淡马锡在亚洲海运经济中的地位—— 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连载7)" />

        盔犀鸟是一类热带鸟,属佛法僧目,犀鸟科,原产东南亚热带雨林,亦有鹤顶鸟、海鹤之称。有关盔犀鸟的最早记录出现在马欢的《瀛涯胜览》:“鹤顶鸟大于鸭,毛黑胫长,脑骨厚寸余,内黄外红,俱鲜丽可爱。”
        所谓犀鸟盔即指盔犀鸟的头胄(头盖骨)部分,因其头胄质地坚实美观,而被人猎捕制成工艺品,并曾以进贡及贸易等方式传入中国,名之为鹤顶,也称鹤顶红。其质地细腻程度和润泽度仅次于玉石,雕琢抛光后,呈半透明状,无任何纹路。因而有“一红(鹤顶红),二黑(犀牛角),三黄(象牙)”之说法,足见其珍贵。常用于制作杯子、鼻烟壶、挂饰等雕刻工艺品。
        鹤顶在元代已入中国,但广为国人所知则是郑和下西洋之后。东南亚各属国均以此物朝贡中国,中国朝廷甚至明文规定了鹤顶的回赐价格。明中叶后国势日衰,远贡不至,其物逐渐稀有,因而腾贵;至清初实施海禁政策,与产地贸易断绝,犀鸟盔在中国遂至绝响。


        除了棉花可以从爪哇等冬南亚产区或印度等更远的产区获得以外,淡马锡为亚洲商人所熟知的另外两种产品(犀鸟盔和降真香)都是东南亚海运国家的本土产品。从地理位置上看,犀鸟生活在马来半岛北部,南至婆罗洲一带。作为一种十三世纪后期至十四世纪的贸易商品,犀鸟盔作为象牙的替代品并雕刻成装饰品,只存在于淡马锡和巨港。而淡马锡的犀鸟盔质量上乘,这一时期往返马六甲海峡地区的各类商人对此很清楚。任何想得到犀鸟盔的商人都必须在巨港或淡马锡采购。
        降真香的种植较为广泛,其地理分布从柬埔寨,沿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一直到延伸到婆罗洲和爪哇,因此几乎所有的东南亚港口都可以向往来的商人供应降真香。然而各岛国所供应的降真香良莠不齐,大部分的质量较为粗劣。只有包括淡马锡在内的五个港口出口的降真香品质较为稳定,得到了商人们的认可。淡马锡供应的降真香品质属于中等,虽比不上供应上好质量降真香的南浡里[3],却也供应此产品的主要港口之一。
        由此可见,700年前的淡马锡就已凭借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市场定位,立足于纷杂的东南亚各贸易港口之列。

补充阅读:

马来地区港口的结构与等级

      在马来地区有众多的河口,这样,大量港口沿海岸线散布在整个地区。这些小港要么迅速发展,要么归于沉寂,这取决于其战略位置、政治影响力、管理技巧及是否可以获得产品进入到亚洲贸易网络。经过一段时间,各港口之间渐渐划分出了等级。底层是支线港,由于靠近富饶的腹地而发展。支线港的代表是廖内群岛上的林加港和民丹港,马来亚东岸的丁加奴港、吉兰丹港和彭亨港,以及苏门答腊岛东北岸的淡洋港。
      支线港将其产品运往集散港,如亚齐州的淡马锡港和南浡里港,及吉打州的孟加兰布秧港。集散港接着把货物运输到区域性的仓储港,换取外国商品。区域性的仓储港是区域港口等级的最高级别。这里是直通亚洲贸易网络的枢纽。七世纪到十五世纪之间,马六甲海峡的区域性仓储港有巨港、占碑和满勒加。这些区域性的仓储港是东南亚商品与外国商品的亚洲置换港。
      如果一个集散中心也出现在国际贸易网络中,要是能满足一定的条件,它就可以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商业中心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港湾、区域贸易渠道商的战略位置,还需要有富饶的腹地,可以保证商业中心能够充足地供应市场需求的特殊产品。不过,最重要的条件似乎是在国际贸易汇集点上出现商业中心的必要 ,在这里,来自两个及更多的经济区的商人和船只能够汇集在一起,把在各自经济区采购的货物卸载下来,换取其他经济区生产的货物。发展并保持繁荣的商业中心,条件是能平稳供应来自数个经济区的大宗优质货物,具备优良的运输条件和交流渠道,以及充足的淡水及食物供应。
      还有一个条件使东南亚贸易王国能够推动其仓储港地位的发展,即“说服”贸易船舶在他们的港口内靠泊的能力。苏门答腊东南岸的室利佛逊王国起初以巨港为中心,其后中心北迁至占碑,它就具备这样的位置条件。十二世纪时,中国作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岭南以南地区的新闻)中提到室利佛逊拥有的商品,其价值等同于其他贸易区的总和,因为它能把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奥朗劳特商品转化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然后凭借海军力量迫使通航于马六甲海峡的外国船舶在占碑的港口靠泊。



[1] 《东方志》,葡萄牙语著作,16世纪初大航海时代,由多默·皮列士撰述的从非洲东海岸到中国、日本沿线的地理、风俗、气候、经济、政治、历史等诸方面的记述。皮列士的航线与郑和下西洋航线大致相近,他的著作与郑和的记述同为研究该地区历史和东西方交流的珍贵一手资料。多默·皮列士原为葡萄牙王子的药剂师,后随东征船队来到马六甲担任药物生意经纪人。后被任命葡萄牙出使中国的第一位使者,到中国后,因触犯刑律,明世宗令将其押送至广州监狱,并责令葡人恢复满剌加国(即马六甲),“还其故土”。嘉靖三年(1524)5月皮列士死于狱中。他死后,其著作《东方志》长期湮没世间,直至20世纪才被发掘面世。

[2] 降真香,降香檀,又名:花梨母。乔木,高1015米,叶与枝含芳香油,作化妆品原料。果可食。树皮提栲胶;根、叶、果及木材入药,能行气活血、健脾止咳。干燥的根部心材,呈条块状。表面红褐色至棕紫色,有刨削之刀痕,光滑有光泽,并有纵长线纹。如劈裂之,断面粗糙,强木质纤维性,纹理细而质坚硬;气香味淡稍苦,烧之香气浓郁。以红褐色、结实、烧之有浓郁香气,表面无黄白色外皮者为佳。

[3] 南浡里(Lambri),13世纪至15世纪苏门答腊岛西的一小国,《爪哇史颂》作Lamuri,《马可波罗游记》作Lambri,宋代《诸蕃志》作兰无里、《岛夷志略》作喃诬哩、《瀛涯胜览》作南浡里、《西洋番国志》作南巫里。南浡里全国仅千余户,信奉伊斯兰教。明永乐七年(1409年)南浡里王曾率领臣下数十人,随郑和宝船到京师,进贡降真香等物品。16世纪中叶,南浡里改名为亚齐,在今印尼亚齐区,亚齐河口哥打拉贾(Kutaraj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