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

(2013-02-08 08:32:58)
标签:

天波府

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

天波门的金水河旁

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

文官落轿、武官下马

分类: 旅游游记

    天波府,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亦名“天波杨府”。因杨家世代忠良,忠心报国,宋太宗赵光义爱杨业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赐金五百万敕建一座“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满朝官员凡经天波府门前经过,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杨家的敬仰。天波杨府是为纪念北宋爱国名将杨业而恢复的宋代古建筑群,旨在弘扬杨家将的爱国精神。2012年12月21日一行13人到此一游。门票20元。

简介天波杨府位于风景秀丽的杨家湖畔,东依北宋皇宫遗址龙亭风景区,西临中国翰园和清明上河园。占地2.6公顷,是为纪念和颂扬北宋忠臣杨家诸将业绩,于1992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园林楼阁建筑。1994年复建为公园。据史书记载,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因位于京城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杨业为国捐躯后,改为家,名曰“孝严寺”。历经多次毁复,至民国废于日军战火。

天波杨府建筑布局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组成,占地 3.3 公顷,主体有杨家府衙,杨家花园,演兵场三部分组成。 建筑规格按当时正一品武官级别修建,与杨业受封太尉和大同节度使的官职相一致。杨家西湖北岸,东靠六朝皇宫龙亭旅游风景区,西临清明上河园,是一座典型的仿式古典园林建筑。

杨家府衙为天波杨府中院为杨府主体建筑,依次建有大门、照壁、鼓楼、过厅、天波楼、东西配殿、后殿、回廊。陈展有杨家将群塑、佘太君庙、杨家兵器等大量实物资料。殿内有歌颂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大型群祭祀杨家将的孝严祠;主体建筑天波楼,是宋太宗赐予杨业的“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一楼大厅是杨业处理军机要事的厅堂,内设群雕“杨业发兵幽州救主”,二楼群雕“佘太君杨门选将”。

东西配殿有民间广为流传的杨家将历史演义故事和杨家热血儿女赤胆报国的组雕:金刀杨令公、七郎闯幽州,大郎替主赴宴,六郎出兵战韩昌;表现女将的有佘太君,烧火使女杨排风,七娘迎战马吐温,八姐九妹杀败耶律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位于天波楼后的孝严祠,是杨家家庙,宋太宗御赐祭祀殿。

东院是校场,为杨家骑马射箭,操戈练兵演武之地。设有点将台、练兵场、帅旗、马厩等。整座建筑结构匀称,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西院是杨家花园集江南园林造林手法于一身,山上山下,建亭修洞,曲桥水榭、天波碧潭上九曲桥、八角亭、长廊、拱桥。亭、台、楼、榭、廊、山水、曲桥组成一派江南园林风光,园内花木繁茂,妙趣横生,美不胜收,幽静典雅。

天波杨府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威严华贵,又布局精巧,极具江南园林风格,已经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成为令中外游人仰慕的重要景观。 天波杨府不仅是忠烈府邸,还是一首集观赏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古今交融、情景交融的诗歌。它,体现了时代的完美情趣,堪称中原园林美化之精品。置身天波,一步一景,目睹人工巧夺的奇山秀水,耳闻杨家满门忠烈抗侵略感人涕下的动人故事,敬意油然生成。

名称由来据传,北宋时有天波街,因天波门得名。杨业府第建在天波门内,后人称之为天波杨府,而当时称之为杨府。天波府临近宋皇宫,殿堂宏伟,楼台瑰丽,是一座蔚为壮观的官府宅院。

故事传说

满门忠烈杨业(俗称令公)的祖先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人,到杨业时迁往太原,其父杨信是五代时抗辽的著名将领,曾镇守过河曲(今山西河曲)和麟州。杨业原名重贵,是五代末年割据太原一带的北汉政权的将领。由于他勇敢善战,人称“杨无敌”。北汉统治者刘继元替他改名刘继业。在北汉时期,杨业做过建雄节度使,镇守今山西代县。由于契丹的侵扰,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北宋政权建立后,杨业一度劝说刘继元归附宋朝,共同抵抗契丹,刘继元没有答应。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围攻太原,北汉割据政权垮台,杨业恢复原姓,成为北宋王朝的一名将军。这时,他已五十多岁。宋太宗知道他熟悉北方边疆情况,委派他为代州(今山西代县)剌史。

杨业的妻子折氏,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她出身于去州(今山西大同)大族。她的祖父父亲和两个兄弟都是边关将领,在后周和北宋先后镇守过府州(今陕西神木东北),多次与契丹交战,保护北方的边防门户。出身于武将世家的折氏,善骑射,能征战,曾帮助丈夫杨业镇边建功。今山西保德折窝村还有折太君墓。在传统戏曲中,都作“佘太君”,是由于“折”、“佘”读音相近的关系。

七朝古都开封,自北宋以来素有“文包武杨”之美称,杨家将的英雄故事,在北宋中叶已在民间广泛流传。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八野竖,皆能道之”。杨家将的故事千百年流传下来,家喻户晓,说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具有光荣的爱国斗争传统。人民总是怀念、尊敬历史上抗敌爱国的英雄人物。当年“包青天”的清政廉洁为后人树立了吏治的典范,因而受到历代百姓的崇敬。北宋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满门忠烈,捍卫祖国、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宣扬爱国主义的榜样

杨家将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在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他们的英雄业绩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永存史册,光照后人。“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十二寡妇征西”这些壮烈的传说都和一个名字紧密相连——杨家将。杨家一门忠烈,是北宋的柱石之臣。 

杨家将传说杨家将前仆后继、满门忠烈的高尚民族气节和精神为世人所景仰。杨家将的传说和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在民间的口碑文学里,经久传诵,历千年而不衰。“杨家将血战金沙滩”、“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等等,当聆听着这些杨家将出生入死的动人故事时,心中便会翻卷起历史的波澜和真实的感动。北宋欧阳修在杨使君墓志铭中有提到杨家:"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由此可知,杨家将的故事早在欧阳修时就已普遍流传在头巷尾了。其后由于宋元说话风气十分盛行,杨家将的故事自然成为说书人最好的题材

杨家将故事从第一代的杨业(即杨令公)归宋开始,即展开一场又一场可歌可泣的故事。杨令公遭潘仁美陷害,在狼牙谷撞李陵碑而死,长子渊平、次子延广、三郎延庆,皆死于战场;杨四郎为番兵所擒,后来在辽国暗助宋朝;杨五郎出家逃难;七郎遭潘仁美万箭攒身而死,其惨烈直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至此,杨家仅存杨六郎接续血脉,再由杨宗保传至杨文广,承继祖先之余烈,为大宋江山抛头颅,撒热血。更难得的是,其间还写到杨门女将不让须眉的事迹,例如:穆桂英、琪八娘、瑛九妹、宣娘等。杨家一门五代,不分男女,皆为不世之英雄。最后写至杨怀玉因不堪奸臣凌辱与残害,举家归隐太行,躬耕田野。结束了杨家忠义的事迹,历经六朝天子〈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其影响力之大,古今罕见。杨家将可为国之柱石,换言之,没有杨家将就没有安定的大宋江山。

宋朝开国之初,太祖赵匡胤见五代军人拥立将帅之风,妨害国家之安定,于是定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压抑武将的发展空间,虽使宋朝文风大盛,却也使国势积弱不振,屡遭外族侵凌而无力抵抗。此时如果没有这些良将保卫国家,大宋江山早已成为外族的囊中物了。

可悲的是,武将常受文官的挚肘于陷害,往往抑郁不得志,甚至随时可能遭到杀身之祸。杨家身负抗辽保宋的大任,自然也不例外。历代都难逃奸臣的迫害,从潘仁美、王侁王钦谢金吾狄青以及张茂,皆无所不用其目的想打倒杨家将,杨家众将也数次险遭抄家拆屋的命运。所幸尚有一些忠贞之士鼎力支持,才使杨家将的英勇事迹得以代代相续。其中代表人物有八大王、寇准包拯、以及后来的周王。使读者在观赏本书之余,除了有感于杨家为朝廷出生入死,却换来奸臣陷害,人君何其不明,天道何其不彰。道尽忠臣的凄凉与辛酸;更让人切齿深恨奸臣残害忠良。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历史演义小说。赞叹杨家将的忠义,杨家众将更是个个身怀绝艺,杨令公勇猛过人,六韬三略无一不精。杨六郎更是武艺超群,以其勇猛与智慧收伏山野强寇,使其为国家出力。杨宗保、杨文广更得神人传授仙术。除了杨家将之外,还有些值得一提的人物,如胆大心细的孟良;勇猛朴实的焦赞,以及岳胜的骁勇,使《杨家将演义》更加生动活泼。

纪念馆天波杨府纪念馆是为纪念北宋爱国名将杨业而建的纪念馆,它东靠北宋皇宫遗址龙亭公园,占地3.3公顷,由杨家府邸、演兵场、杨家花园三个院落组成。全馆布局严谨,仿宋建筑古朴典雅,殿堂楼台宏伟瑰丽,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官府宅院。杨家花园采用江南园林造景手法,石叠山,亭廊水榭,石山曲桥妙趣横生。园内陈列有宋代兵器、杨家枪谱、歌颂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大型彩塑。近年来,天波杨府还推出了“杨府访帅”、“风流千古杨家将”等历史剧目演出,再现了昔日杨家将风采。

关于孝严寺街据《如梦录》载:“(五神庙)西水坑内有古钟,仅露钮,掘之不能出,俗传为杨府聚将钟。西临孝严寺宋太尉杨业故宅。业死节朔方,其子彦昭,请改建为寺,追荐其父,太宗赐名为‘孝严寺’。

孝严寺于北宋末年毁于战火。明洪武22年(公元1389年)由僧人本福重建,孝严寺门前的街(即天波杨府)称为孝严寺街。明末,孝严寺毁于水患。清康熙年间重建,道光21年,黄河水围开封城,孝严寺部分建筑被拆除,用于护城。民国初期,孝严寺只剩一座孤寺,没有围墙,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前院剩正殿三间,后院有东西廓房各四间,正殿三间,西北角有古井一口,周围无居民。抗日战争期间,孝严寺被日寇拆除。建国初期,此处一片荒凉,后逐渐形成街道。

1995年,由龙亭区地名办公室和市地名办公室向市政府申报,经批准,命名为现在的孝严寺街。孝严寺的古井,早已被填平,毫无痕迹。现在的孝严寺街不是一条街,但作为历史的见证会保留下去。

天波街应在孝严寺南。现今的天波杨府坐落在龙亭北路,是异地而建。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天波扬府(网照)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天波扬府(网照)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
天波门(网照)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

天波府演兵场正门(网照)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天波府白虎桥(网照)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
天波杨府一角(网照)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

杨家将兵器(网照)
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天波府
杨业与佘太君像(网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