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城的古城门之一----鹿角门

(2012-11-23 17:12:31)
标签:

古城门

鹿角门

吕洞宾骑白鹤

青石拱券

跨鹤楼

分类: 旅游游记

鹿角门是襄阳市樊城的古城门之一,相传吕洞宾曾骑白鹤在此停留鹿角门,又名屏襄门。门为青石拱券,高约4米、深约8米,门额石刻“屏襄门”尚存。2007年3月22日一行3人到此一游。 

鹿角门的由来有人说是因为原来的鹿角门街弯弯曲曲好似鹿角,有人说是因为原来的城门上有座六角建筑,还有人说可能与鹿门山有某种关联
  如今,古老的鹿角门正在修复之中,这一带仍是商业密集区。与过去不同的是,昔日的鹿角门街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
  鹿角门原来的城门上建有跨鹤楼,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骑白鹤曾在此停留。楼为重檐歇山顶,塑有吕洞宾泥像。1935年,跨鹤楼被洪水侵袭,楼台坍塌。在襄阳,鹿角门的名声远大于屏襄门。“在过去,一提起鹿角门,河南半杂天(襄阳方言,指一半或多数)都知道”过去鹿角门街汇集着大量河南籍商人,这些客商在鹿角门街上贩卖着家乡的土特产,像粉条、红薯干(面)等各种农副产品。客商多了,这条街上的歇脚之处——歇店(客栈)也自然多了起来,尤以胡家店客栈最有名。如此繁荣的集市也吸引着襄阳周边的人们来此赶集,在这条街上也形成了来自本地的东、西两路商贩,东路商贩主要为东津、峪山、黄龙一带的商人,西路商贩主要为柿铺、竹条、牛首、泥嘴一带的商人。
  探访关于鹿角门的名称来历,有人说是因为原来的鹿角门街弯弯曲曲好似鹿角;有人说原来的城门上有座六角建筑,襄阳方言六、鹿不分,原是六角门,后来口误被称为鹿角门;也有人认为,鹿角门这一称呼可能与鹿门山有某种关联(鹿角门与鹿门山成犄角之势),而这里又是南来北往客商的歇脚(角)之处,老百姓口口相传,便成了“鹿角门”。《辞海》中对“鹿角”的解释有一条值得我们注意。鹿角,即用伐倒的树构成形似鹿角的障碍物,鹿角对阻碍古代骑兵有很大的作用。
  1955年,在修鹿角门旁的解放路时,曾发现一块石碑,上书“孟珙设伏战胜处”七个大字。在鹿角门外曾有古桥一座,名叫“中伏桥”(中埋伏之意),是为纪念性建筑。《宋史》载:孟珙(公元1195--公元1246),字璞玉,枣阳人。嘉定10年,金兵犯襄阳,驻团山,珙料其必窥樊城,献策于父,谓:金兵必由罗家渡济河(今七里河),请设伏待之。翼日果至,半渡伏发,歼其半。
  孟珙系孟宗政之子,南宋抗金、抗元名将。金人善骑,此次设伏极可能用上了鹿角。后人为铭记这一抗金的胜利,加之这里又是樊城的门户,故用鹿角门代之。而后来修筑屏襄门时,鹿角门这一称谓已深入民心了。

樊城的古城门之一----鹿角门
鹿角门之一(网照)
樊城的古城门之一----鹿角门
鹿角门之二(网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