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的岩画

标签:
贺兰山岩画嘉定孔庙凿刻小学生讲解员 |
分类: 行摄 |
7月11日上午,我们的计划是到距银川50公里处看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有20多处遗存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文字出处网络)
此为“手印图”:红色箭头标注左右两只手。左手下方有一头牛下跪;右手比左手大;最上方圆形的是太阳神。这里讲的是部落之战——右手代表的部落战胜了左手的部落,左手投降了,连同人与牲口全部归到右手的部落。太阳神在此作证!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13、这里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就分布在沟谷两侧的山岩石壁上。
15、“岁月无语,惟石能言”~
16、贺兰山的花儿
20、贺兰山的孩子如花儿般可爱!
我曾在上海嘉定孔庙看到小学生义务讲解,当时觉得很新奇;在贺兰山又遇小讲解员。启用小学生做讲解,让他们从小了解民族历史,不失为延续祖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极佳方式。而且当地的小学生讲他们身边的文化也会有一种自豪感。为我们讲解的两个小学生举止文明、天真淳朴的样子就像一缕清新的风在我面前吹过,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