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之未知领域

(2018-02-10 17:14:26)
标签:

财经

股票

历史

文化

杂谈

       去年底对主要指数进行了推演,对于市场可能趋势描述。当然,也可以对各板块指数以及个股进行推演。最近,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变脸,巨亏暴跌,让投资者踩雷。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许多信息是无法通过公开信息了解的。看似健康的财务报表,看似经营正常的公司可能出现无法想象的巨亏等问题。
  面对这些未知领域的风险怎么办?对市场图表的分析,分析那些能提前得到内幕消息的“主力”动向?对行业情况分析?等等。这些不是不可以,但好像靠不住,或者是晚间新闻了,信息不对称啊。操作风险控制,你可以运用止损、对冲等风险缓释手段,但这些都过于被动,只是能够降低损失而无法主动提前预警风险。说到底是无法预知未来。
  本轮出现的巨幅下跌可称作股灾了,短时间内出现巨大的下跌,投资者损失惨烈。对随后走势更加迷茫了。
  自从2012年学习运用《易经》以来,越来越觉得对投资市场的指导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基本回避了历次重大市场转折点,对自己在分析市场趋势中有较大帮助,不得不感叹这些古之圣典的伟大。在不断的学习中感受到确实非常神奇,太适合对投资市场的分析了。
  我个人感觉运用这些圣典到实际中的前提是对市场、对企业的分析为基础的。没有这些基础分析那就是空中楼阁,缘木求鱼,希望得到什么正确的提示不大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屡次在谈这个问题,推演那是需要基础的。你没有对这个市场、企业的“有”清晰的分析,如何对那个未来趋势的“无”进行推演呢?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天道运行的特点啊。
  我个人感觉运用《易经》难度最大的是起出正确的卦象。也就是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卦象。这个难度太大了。十个人能对同一个象起出十个卦象,哪个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哪个是对的?关键是静不下来,无法做到“清净觉心”。
  文殊师利菩萨向如来求法,咋就成佛了?如来答曰:发“清净觉心”。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也是这个清净觉心。这样看来,想运用《易经》对市场分析,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如果将八千年前产生的《易经》运用到实际中,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从没有文字时候诞生的文化运用到今天,翻译过来解释今天的现象,不容易。你就是用《周易》也是将近三千年了,世界变化太大了。那时候哪里有投资市场啊。
  虽然古人讲“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是万古不变的,就是再变,也不过就是“有、无”之间的循环转换,但放到具体实践中,没那么简单。当然主要是自己的智慧无法达到是主要原因,因为道是“生而知之”,不是“学而知之”的。学不来,也勉强学吧。
  还好,虽然愚钝还是感受到了一点启发,把以前对市场推演结论重新进行思考分析,有比较大的收获。最感受深的是对历史文献中记录的经典案例进行推演,知道了当时古人的分析思路,并且有了自己的看法。例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易学大师高岛,百占百中,但其中有一次对军舰未能返航推演结论出现偏差,他本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了了之了。也正是感受到其中的奥妙之处,重新调整了对投资市场的分析思路,感觉不错。
  对市场推演,有个定性的问题。一会对,一会错不行,需要有较高的准确率;其次,有个定量的问题。强到什么程度,弱到什么程度,市场顶部、底部是什么表现;其三,整个过程是什么情况;其四,发生变化的时在哪里。以上这些需要有答案。有些解决了,有些还在解决之中,真没那么容易。
  以上是前期学习的一点体会,随后再谈谈老子《道德经》在市场中运用的一点感受。
  一点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昭昭与昏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