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吸机显示自主呼吸恢复:工伤行政诉讼中的“迷雾”

(2025-05-08 08:48:52)
标签:

财经

陈剑峰律师

工伤成功案例

工伤专业律师

工亡方向专业律师

分类: 工伤常见问答、伤残标准和研究

呼吸机显示自主呼吸恢复:工伤行政诉讼中的“迷雾”

原创作者: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工伤专业律师陈剑峰律师 咨询电话:13910909615

呼吸机显示自主呼吸恢复:工伤行政诉讼中的“迷雾”

 

    在超过48小时脑出血工亡行政诉讼案的舞台上,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现象如同幽灵般徘徊,那就是48小时内已被判定脑死亡的患者,病历资料却显示之后有自主呼吸恢复,这一情况犹如一团迷雾,笼罩着整个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

    一、病历中的“自主呼吸恢复”:胜诉的绊脚石

    1、工伤认定的阻碍

    在众多此类案件中,医院病历资料显示患者在被判定脑死亡后的一两天或最后几天存在自主呼吸恢复情况。

    这看似简单的记录,有时成为了工伤认定行政诉讼胜诉的拦路虎。

    一道无形的屏障,将胜诉的希望阻隔在遥远的彼岸。原本依据48小时脑死亡判定工伤的清晰逻辑,被这一记录搅得混乱不堪。

 

    2. 未经核实的记录隐患

    然而,这种机器显示的自主呼吸恢复,医院绝大多数并未做脱机实验。

    真正的自主呼吸恢复判定需要遵循严格程序进行精准实验。

    但实际情况是,呼吸机未拔除时触发显示自主呼吸恢复,值班或巡视的医护人员就依样画葫芦地记录下来。

    这好比在没有仔细探究真相的情况下,就盲目认定了一个事实,而这个所谓的“事实”可能是虚假的,却对案件走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呼吸机显示与真实情况的背离

    1. 真假呼吸恢复的本质区别

    呼吸机触发显示的自主呼吸恢复与真正的自主呼吸恢复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一个人处于深昏迷状态但无需呼吸机维持呼吸且有自主呼吸和心跳,那才是真正的生命迹象。

    而仅仅是呼吸机触发显示的自主呼吸恢复,在未做脱机实验时,根本无法精准判定是否真的恢复自主呼吸。

    这就如同雾里看花,看到的只是表象,而非真实的本质。

    2. 逻辑矛盾背后的真相探寻

    假设真的自主呼吸恢复了,人是活的,可为什么在显示有自主呼吸恢复后的一两天患者就离世了呢?这一逻辑矛盾就像一个未解之谜。

    这表明病历上的记录可能存在严重错误,或者是我们对这种呼吸机显示现象的理解存在偏差。

    而这个矛盾却在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中成为了关键因素,左右着案件的胜负。

 

    三、对司法鉴定与诉讼结果的严重影响

    1. 司法鉴定的僵局

    由于病历记载后期有自主呼吸恢复,致使绝大多数司法鉴定机构无法进行脑死亡司法鉴定。这就像一把锁,把通往真相的大门紧紧锁住。

    没有准确的司法鉴定,案件就缺乏关键证据,使得行政诉讼官司节节败退,难以扭转乾坤。

    这一情况凸显了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准确的医学判断和严谨的病历记录是多么不可或缺。

    2. 诉讼失败的无奈结局

    患者家属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无奈地接受败诉的结果。

    他们原本怀着为亲人争取工伤认定的希望,却被病历中的这一问题打入几乎绝望的深渊。

    这不仅是个别案件的悲哀,更反映出整个工伤认定体系在面对这种复杂医学状况时的漏洞,亟待完善。

 

    小结:

    在超过48小时脑出血工亡行政诉讼案里,呼吸机触发显示的自主呼吸恢复这一现象,因缺乏准确判定和规范记录,给工伤认定行政诉讼带来了重重困难。

    这涉及医学判断的准确性、病历记录的严谨性,还影响司法鉴定的可行性和诉讼结果的公正性。

    要破解这一困局,医院需提高医疗操作的严谨性,工伤认定体系也应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在面对此类复杂情况时确保准确、公正的认定,保障患者家属的合法权益。

 

    备注:本文系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工伤专业律师陈剑峰律师原创第1252篇工伤原创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