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职业病工伤案:聚焦伤残补助金与津贴差额

(2025-03-27 07:24:06)
标签:

财经

陈剑峰律师

工伤成功案例

工伤专业律师

工亡方向专业律师

分类: 工伤常见问答、伤残标准和研究

山东职业病工伤案:聚焦伤残补助金与津贴差额

原创作者: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工伤专业律师陈剑峰律师 咨询电话:13910909615

 

    在工伤案件的海洋里,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座独特的岛屿,有着自己的疑难礁石和希望灯塔。日前,我们迎来一位来自山东的访客,一位职业病工伤案家属,他的到来如同即将翻开一本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故事书。

    这位家属所涉及的职业病是职业性肿瘤(苯所致白血病),这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劳动能力鉴定为二级。这一鉴定结果背后,是一个家庭沉重的负担和对公正赔偿的强烈渴望。

    案件的主要争议点聚焦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差额和伤残津贴差额上,看似只是关于工资标准计算的问题,实则关系到这个家庭未来漫长岁月的经济保障。到底应该按照哪一年的工资标准来计算受伤前或职业病诊断前月均工资数额呢?这就像是在迷宫中寻找出口,每一个选择都可能通向不同的结果。

 

    我们北京市常鸿所陈律工伤律师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应当以正常上班时较高工资计算差额为妥。这一观点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着坚实的依据。

    我们有一些生效判决成功案例作为支撑,这些案例就像明亮的星星,在处理这个复杂问题的夜空中为我们指引方向。

    例如: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豫01民终16218号民事判决和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粤06民终2602号民事判决。

    工伤一级至四级的伤残津贴差额,在重大工伤案中是一个常见的争议焦点。

    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差异,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差距。

    就拿每月差额一千元来说,一年就会差一万二千元,十年就是十二万,三十年就是三十六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一个受工伤影响的家庭来说,可能是孩子的教育基金、家庭的医疗储备或者是改善生活的希望。

 

    我们北京工伤律师团队在处理这类案件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湖北黄石阳新县,我们就做过一个成功案例。那是一位四级工伤者,我们成功地让他的按月伤残津贴差额支持到了寿命,这意味着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差额都能得到保障。这个成功案例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在众多案例中显得格外耀眼,因为这样支持到寿命的案例极其罕见。

    事实上,我们团队十几年来也就做成了这一个支持到寿命的成功案例。

    在大多数情况下,支持津贴到法定退休年龄比较常见,而我们团队在这方面也做成了不少支持到法定退休年龄一次性赔偿津贴差额的成功案例。

    这些成功案例不仅是我们团队的荣誉勋章,更是我们为这位山东家属带来希望的底气。

    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经验和成果,能够帮助这个家庭在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和争议点时,找到最有利的解决方案,让公正的阳光洒在他们因工伤而阴霾笼罩的生活之上。

 

    小结:

    山东一位职业病工伤者案件争议点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差额的工资标准计算。

    我们常鸿所陈律工伤律师团队认为应以上班时较高工资计算差额且有案例支撑。

    伤残津贴差额在工伤案中争议常见且数额差异影响巨大,我们工伤律师团队有支持到寿命和法定退休年龄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帮家属找到有利解决方案。

 

    备注一:与本文有关的陈律主要文章有:

    1、第364篇工伤原创文:《五起工伤伤残津贴差额和一起工亡抚恤金差额之成功案例》;

    2、第376篇工伤原创文:《摘选北京陈剑峰律师二十五件工伤成功案例》;

    3、第765篇工伤原创文:《两个伤残津贴差额判到死亡寿命的成功案例》;

    4、第886篇工伤原创文:《我们工伤团队承办伤残津贴差额判到死亡寿命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5、第919篇工伤原创文:《浅思重大工伤伤残津贴差额案之诉讼争议特点》;

    6、第960篇工伤原创文:《我们团队承办过六个职业病工伤成功案例!》;

    7、第1008篇工伤原创文:《伤残津贴差额经常会遇到的诉讼风险问题》;

    8、第1015篇工伤原创文:《四川高院有一个支持伤残津贴差额的成功案例》;

    9、第1104篇工伤原创文:《这三个伤残津贴差额支持到正常寿命!》;

    10、第1114篇工伤原创文:《我们团队打伤残津贴差额官司全都走的民事成功!》。

    以上陈律这十篇原创工伤文在百度、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能搜索到。感兴趣的工伤者及其家属或同行可以一起探讨研究。

 

    备注二:本文系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工伤专业律师陈剑峰律师第1216篇工伤原创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