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闲云
吴闲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365
  • 关注人气:41,7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富豪子贡:儒家集团的主力推手

(2015-01-20 10:31:03)
标签:

子贡

孔子

鲁国

弟子

富豪

分类: 春秋三百年-5:越


大富豪子贡:儒家集团的主力推手


大富豪子贡:儒家集团的主力推手







    从古代文献来看,孔子的兴趣主要是在做官和做学问这两件事上。至于经商、种地(劳动生产技术)等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则兴趣不大。
    孔子的弟子子贡却是个商人,他在成为孔子的弟子之前,就已经是商人了,是商人而学儒。
    在孔子眼里,子贡的长处是“语言”,并不是经商,为什么不是经商呢?因为孔子自己经商并不在行,也教不了学生们如何经商赚钱。
    子贡曾经问过孔子这样一个问题:“这里有一块美玉,是做一个精美的匣子把它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人卖掉呢?”孔子连忙说:“卖掉它!卖掉它!我在等待一个识货的人哩!”
    整部《论语》中涉及到经商买卖的只有这一处,可见孔子并不重视商业。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这句话很有意思,先说“回”,即弟子颜回,再说“赐”,即弟子子贡(端木赐),这两个弟子,一个是“屡空”,一个是“屡中”。
    屡空,就是说兜里老是空了,没钱了,一贯性的贫困,颜回很穷。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把孔子的本领学的差不多了,几乎已入圣人之道,但是他却很穷,没钱。这就是他的命。
    而子贡这个人“不受命”, 不受命就是不认命、不老实、不安分守己的意思,他居然不走孔老夫子定下的大道,却去捞偏门搞货殖,干些赚钱的买卖。
    他尽干这样的事,居然还“亿则屡中”。“亿”通“臆”,主观臆断,无根据的乱猜。子贡最喜欢猜测市场行情的涨跌变化,低吸高抛,贱入贵出,价格屡屡被他猜中,大赚特赚,成了一代富豪。

    关于子贡的富有程度,《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子贡每次都是开着豪华的车队,在国际社会上从事着各类政商活动,所谓“结驷连骑”,这些豪华车队上都带着雄厚的资金货物,(当时高档的帛可以相当于货币),所谓“束帛之币”。
    巨大的车队和海量的资金所带来的是有尊严的国际地位,天下的诸侯们都不把子贡当做普通的臣子来看待,而是和他平起平坐,称兄道弟。
    孔子有这样的弟子,在他周游列国时,经济上自然就不成问题。甚至某一年,孔子和弟子们被困后,危险之际,子贡居然能够调动楚国的精锐部队前去营救。
    儒家的兴盛,离不开子贡这样的弟子。
    子贡凭借他雄厚的财富地位,奔走于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为孔子老师营造了一个安全的文化传播空间。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称赞子贡:“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是子贡这个富豪弟子让孔子老师名扬天下的。
    不过,即使这样,孔子老师还是经常性的批评有钱的子贡同学,说他这做的不对,那做的不对。

    却说在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凡是见到有鲁国人在别国沦为奴隶的,自己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然后再去找鲁国政府报销,就可以领取赏金报酬了。
    许多在国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因此而获救。
    有一次,子贡也自己出钱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去之后,就不提这事儿了,也不找政府报销,也不接受赏金,就跟没发生一样。鲁国上下听说了这件事后,都惊叹不已,纷纷称赞他重义轻财。
    子贡也暗自十分得意,做了好事,而不求回报,这难道不是善举吗?
    他的老师孔子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却十分生气。
    孔子板着脸教训他说:“愚蠢啊!愚蠢!”
    子贡不能理解,我自掏腰包,赎了国人,不拿政府一分钱,为什么还要批评我?
    孔子说:“你作的这件事,实在是愚蠢。”
    子贡感到很委屈,不知道孔子为何要责怪他。
    孔子说:“你只看到现在,却看不到未来;你只看到眼前,却看不到今后。国人被赎回来,赎人者得到相应的酬报,这是应该的,但是现在,你却认为你有钱,你把这个规矩打破了。以后,人们再赎回奴隶,若去领取赏金,就可能受到嘲笑,被当做贪财之人;若不去领取赏金,又会白白损失金钱。鲁国像你这样的富豪毕竟极少,大多数人是难以承担这些损失的。那么,从你这之后,救了奴隶的人,要么被当做贪财之人嘲笑,要么自己蒙受巨额损失,那谁还愿意再去救人呢?”
    子贡听了,无话可说,以后再做事,一定要考虑周到,免得又让孔子老师责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