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官大夫军队春秋麋鹿 |
分类: 春秋三百年-3:楚 |
62.古人在打败仗时为何要去射路边的麋鹿
楚国的三位勇士,冲到晋军营前耀武扬威了一番,如入无人之境,还抓走了一名俘虏,晋军一片哗然。
有两个晋国勇士被激怒了,他们是:魏锜和赵旃。
魏锜,出生名门之后,武艺高强,他是魏犨(魏武子)的小儿子。魏犨就是追随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的那个脾气暴戾的猛将。但是,魏氏一系终没进入到晋国的领导班子,所以魏锜一直心怀怨言。
赵旃,赵氏别支邯郸一系的掌门人。他是赵穿的儿子,赵穿就是赵盾的堂弟,谋杀晋灵公的那个人。赵穿死后,赵旃就接任了邯郸大夫,他也想进入晋国的领导班子,可荀林父不答应,故也怀恨在心。
赵旃打仗其实还是非常厉害的,可他这次来,就是存心来捣乱的,他要让荀林父丧师辱国,吃个败仗,回去没法交差!于是,他就怂恿魏锜一起和荀林父唱反调。
魏锜和赵旃二人对荀林父说:“楚来挑战,欺我晋军无人,小将愿以单车出阵,挑战楚军大营!也让他们知道咱的厉害。”
荀林父虽然觉得被敌人羞辱了,但又害怕跟楚军彻底翻脸,影响了和谈的大局。就禁止二人出战,不许轻举妄动。
赵旃见他不答应,就又说道:“那好吧,不打就不打,就让我们俩出使楚营,去向楚军请和好了。”
荀林父这会儿没办法拒绝,只好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话说赵、魏二人刚走,其他的几位将领得知消息后,慌忙赶来劝阻,但已经迟了,两个捣蛋鬼已经走的老远了。
四把手郤克叹道:“请和的大事,军国大事,居然安排两个心怀不满的人去办,完了,完了!咱们还是赶紧做好打仗的准备吧!”
二把手先縠暴躁的叫道:“有什么好准备的!这一仗,早晚是要打的,怕什么怕!”
三把手士会说:“真打起来,我们容易吃亏,即使他们不打我们,我们的军队也不能松懈啊,我看还是防备一下的好。”
一把手荀林父这会儿也已经明白过来,是自己用人不当,派去请和的人有问题,但也没办法了,只是一个劲地劝大家说:“不要吵,不要吵!别伤了和气,咱们明日再议,明日再议。”
这个开会只知道说明日再议的一把手,在散会之后,耐心的等待着和谈的消息。
先縠回去睡大觉了。
士会和郤克边走边说:“荀林父是个木头脑袋,咱们还得另作打算。”就把兵马分作数队,分头埋伏了下来,准备迎接战斗。
而与此同时,中军大夫赵婴齐(赵盾的弟弟),已经敏感的预测到了不妙,他也在偷偷的提前做好准备,不是打仗的准备,而是在黄河岸边摆好渡船,一旦局势失利,他好抢先过河,溜之大吉。
不说晋国决策层的各自打算。我们再说赵旃和魏锜这两个人驾着车往楚营而来。
走在半路上,赵旃问魏锜:“你一个人敢不敢冲过去单挑?”
魏锜说:“当然。”
赵旃说:“那好吧,你先上去单挑,我还有更好的妙计!”
于是,魏锜就独自一人登车先去了。
以“请和”使者的身份来到楚营后,魏锜也耀武扬威的进行了“致师”的程序,目中无人的单车冲阵,帮他的主帅荀林父先生——扔下了一道向楚国开战的战书!然后,拔腿就跑了。
楚庄王大怒,命大将潘党前去追杀。
魏锜单车在前,潘党追兵在后,魏锜见对方人多势众,怕打不过潘党,正在着急时,突然看到路边有六只麋鹿,他想起了上次楚将乐伯射麋逃脱的事情后,心中大喜。
于是,魏锜张弓搭箭,也学着乐伯的做法,射倒了一头麋鹿,回车献给了潘党,说:“兄弟,你就别追了,有好吃的送给你们!”
潘党收下了麋鹿后,就也把他放了,不再追赶。
至此,在这场战争的开始阶段,就已经发生了两起“射麋”的故事了。
那么,古人在作战的时候,为什么射麋就可以脱身呢?而对方一旦收下了麋鹿,为什么就不再追赶,放他一马呢?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震慑,二是贿赂。
根据古书上的记载:“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
猎物的等级,与人的身份是相对应的。人的身份有五个级别:天子;诸侯;大夫;士;民。前四级是吃肉的。(最底层的只好吃素了。)
而猎物的级别是:一级熊;二级麋;三级虎豹;四级猪鹿。
这个级别是按猎物获取的难度来排的。最难射的是熊,因为我们现在经常有人拿枪都不是野猪的对手,所以用弓箭射熊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射麋的难度仅次于熊。麋,是一种大型鹿科动物,一般鹿的平均体型像小马儿,而麋的体格比牛还要大,长两米多,重量少说六百斤。射它一箭跟没事一样,照跑不误,还是捉不住。
《左传》中说楚将乐伯是“射麋丽龟”,就是从麋的背部隆高当心的地方,一箭射进去,穿过脏腑,直插到麋的腋下,麋就再不能跑了。射麋,射这个点位才有效,只有达到这种水平,才能算高手,才能叫“善射”。
而虎豹之类的,比起麋来,还算是好射的了。猪鹿更不必说。
所以,在半农耕半狩猎的远古战场上,当着敌将的面,只一箭,就把麋给射死了,那个杀气就是相当大的,足以威慑敌人,不敢靠前!
最后,再把这个位同“诸侯”级别的麋肉,献给敌方追来的下级军官,对方得此重贿,也不必拼命,就此放过一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