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氏晋国楚成王楚穆王赵衰 |
分类: 春秋三百年-3:楚 |
14.揭秘:神秘卦象指引了春秋赵氏的崛起

话说楚国太子商臣,在他师父潘崇的谋划下,弑父自立,登上了宝座,史称“楚穆王”。
楚穆王上台后,做了这样几件事:
首先,为他父亲定了一个评价非常高的谥号:楚成王。
接着,开始拉拢人心。他父亲不是杀了不可一世的令尹成得臣吗?他就特意提拔成得臣的儿子成大心为令尹。
而他的老师潘崇,当然也是大功臣了,加官进爵,被封为太师,担任着王宫的保卫工作。并且,楚穆王住进王宫的第二天,就把他原来的太子宫殿赏赐给了潘崇。
自此,潘崇家族在楚国开始得势,兴旺了起来。
楚穆王的弟弟熊职,在楚国呆不下去了,他就准备逃到晋国去。
晋国是楚国的最大敌国,只有晋国敢于收容。但是,他还没能跑到,就被斗越椒追上来,杀死在了野外。
年轻的斗越椒从此开始立功,他是若敖斗氏的后辈族人。
好了,南方楚国的局势,我们暂且就先只叙述到这里。
下面,让我们再把视角转移到北方的晋国。
晋国的君主是晋襄公,他听说楚成王被亲儿子用绳索勒死了,心中感慨不已,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首先是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楚成王总算已经死掉了,再不能对中原构成威胁了。
其次,多少还是有点惋惜,这个人,风云了半世,到头来竟是这样一种下场。
一天,晋襄公遇到了年轻的赵盾。
两人闲谈时,晋襄公问道:“楚成王死的那真是叫惨啊,难道,这是上天开始厌恶楚国了吗?”
上天已经不再眷顾楚国,言下之意,就是说上天要转向照顾他们晋国了。
晋国已经成为了中原的霸主,又打败了一直想控制他们的秦国,现在,楚成王又死掉了,楚国陷入一片混乱,当今天下,还有谁,能与晋国争锋呢?
但是,年仅二十几岁的赵盾却不以为然。
他不以楚成王之死为喜,而以楚穆王上台为忧。
赵盾对答道:“历代楚君虽然横暴,但还是可以用礼义来感化教诲。只有这商臣,狼子野心!不知孝为何物,连他的亲生父亲都敢杀,又何况别人呢?臣担心,诸侯之祸,在不久的将来又要开始了。”
赵盾应该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不过此时,他在晋国的朝廷里面,还不是什么高官,他仅仅只是执政官赵衰的长子,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赵老大”(书面语就是“赵孟”)。
赵老大是一个没怎么吃过苦的人,他一生下来就是个享福的命。
当年,他爹赵衰,还有狐偃,一起陪着晋文公流亡到北方的狄国,狄人酋长送了两个美女给文公作见面礼,文公就留下小的,把大的送给赵衰做了老婆,她为赵衰生下的儿子,就是这个赵老大赵盾。
盾这个字,是专门和戈、矛、箭作对的,是保护身体最坚硬最抗打的武器。估计他爹当时被人追着打怕了,所以才叫了这个名。
晋文公再次流亡的时候,赵盾还不到十岁,没法跟着长征,他就留在了原地。后来赵衰辅佐晋文公返回晋国,功成名就的时候,就把他接了过来,继续享福,成为赵氏家族的掌门人。
赵氏家族的祖先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造父。
造父在周朝初年为周穆王当司机,他用训好的8匹骏马驾车,载着周穆王外出打猎,向西来到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这时国内发生叛乱,造父就以一天一千里的速度赶了回来,平叛立了大功。
于是,周穆王就把赵城赐给他,他的后人就以赵为姓。但是赵氏的后人一代代都没有什么起色,到了周幽王的时候,赵氏家族就离开了周朝,来到了晋国。在晋国,还是没有什么起色。
到了赵衰这一代,他想去为晋献公效力,在去之前,就先找人进行了一次非常慎重的占卜。
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
当时,晋献公的扩张势头还是非常猛的,跟着他肯定有肉吃。但既然卦象上说了,不吉利,那就还是别去了。
然后,他又占卜了一卦,去为晋献公的太子效力如何?因为太子是将来的接班人。但占卜的结果,还是不吉利。
接着,再占卜一卦,去为晋献公的二公子重耳效力如何?这次占卜的结果是:非常吉利。
又占卜去为三公子夷吾效力,结果又不吉利了。
这样,他就拿定了主意,去投奔重耳。
所以,《史记》上这样记载这件神异的事情:“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
但是,当他刚刚一投奔到重耳的门下,倒霉的事就发生了,晋献公要杀重耳,因此,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流落天涯去了,这一去就是十九年的悲惨遭遇。
不过,如果他跟着晋献公,晋献公喜欢杀功臣;跟着太子,太子很快就被废了;跟着三公子,好景也不会长。还真的只有跟着重耳,才能最终成功。所以,在重耳当了国君之后,他就当上了晋国的执政官。
后一篇:春秋官二代职场竞争全靠拼爹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