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个东方大国,纪国在齐国的东边,其疆域不亚于齐国。一百多年前,齐国的第五代国君,遭到了纪国君主的陷害。
纪侯在天子面前搬弄是非,诬告齐公。天子听信了谗言,叫人把齐公五花大绑了,装在猪笼车里,拖到京都,扣在大鼎之中,把他活活的煮熟了!因为没有过错而惨遭如此不幸,就只能叫做悲哀,所以他死后谥号“齐哀公”。至此,齐人恨纪入骨!两国仇深似海,誓不两立。每代齐君死后,都无脸见先人,牌位不入宗庙,直到报仇为止。
至今已有八代了。
却说现任齐公趁中原大战之机,亲帅举国之兵,分五路来攻纪国。
大夫连称、管至父,统领主力战车冲杀。第三路,大夫公子彭生是齐国最著名的力士,千斤闸只手托起,攻城夺寨不在话下。第四路,雍廪善于械斗,带着步兵进攻。第五路,召忽、鲍叔牙、管夷吾都是有名的射手,带着弓箭手部队放箭。
五路并进,顷刻之间,已破了纪城城门。抓到的人口,由齐公的弟弟夷仲连一队队牵回齐国为奴,金珠好玩,一车车拖走,又把纪国的宗庙拆了,上等木料都拖回去修筑城门。
宗庙被毁,象征着灭国,下一步便是要活捉纪侯放大鼎里煮。纪侯一面顽强抵抗,一面火速派人去向鲁国求救。
却说齐军这第五路兵马,由齐公的两个小儿子,姜纠儿、姜小白带领。
这姜小白只有十三岁,姜纠儿大他两岁,都还没怎么打过仗,所以实际上的指挥者是召忽,召忽射术极精,少年即有盛名,奈何一直不能得志,他是姜纠儿的师父。鲍叔牙为姜小白的师父。
鲍叔牙有一友,名叫管夷吾。
单说管夷吾这人,生得相貌堂堂,精神俊爽。自幼爱读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学问贯通古今,犹善买卖经商。
管夷吾幼年丧父,家中极贫极苦,曾经流浪天下各国,皆不能立足生根,后来落魄齐国,得遇鲍叔牙,鲍叔牙颇赏识他才能,便出资与他合伙经商。
经商时每逢赚钱,管夷吾便从中暗做手脚,让自己多分钱财,少分给鲍叔牙。鲍叔牙的随从知道后,便说管夷吾只顾贪财,不讲友情,人品太坏。鲍叔牙却从不与他计较,反对议论的人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家太贫困,既然他有本事赚钱,多分给他又何妨?
每逢打仗,对管夷吾来说,也是赚钱的商机。
参战的利润有三:低则可以混个基本生活费,中则可以获得不菲赏金,高则可以提拔升官。参战的风险有二:轻则被敌国抓去当奴隶,重则可能疆场毙命!
管夷吾极善于权衡利弊,他自有一套趋利避害的操作方案:每逢战,领兵随征,甘为前驱;到了战场,就绕到后队,躲在最后;无论胜败,到了回兵之日,又为先锋,走在最前。
那时军队还没有后世严格意义上的纪律,有点雇佣兵的味道,所以管夷吾打仗从没失败过,只不过被人讥笑,人多笑其怯懦。
当然,在这一次占如此优势的战斗中,管夷吾则又冲锋在前了,他的风头大大盖过了召忽,在二公子姜纠儿面前大弄“连珠射发”,颇得姜纠儿的崇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