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年后,到了公元前701年的夏天,56岁的郑公寤生就一病不起了,躺在床上想着他的三个儿子。
大儿子名叫“忽”,就像箭一样“忽”的一声射出去;
二儿子名叫“突”,也像箭一样“突”的一声射出去;
三儿子名叫“亹”,就像盾牌一样,防护的严严实实。
郑公把大夫祭仲叫到床前,问道:“孤欲传位于次子姬突,如何?”
这公子突的妈妈叫雍姞,是宋国大夫雍氏的女儿,宋国也是当时一个大国,雍氏家族在宋国深得宋公的宠幸。而太子忽的妈妈叫邓曼,只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邓国的女儿。
郑公寤生爱雍姞胜过邓曼,所以想传位给公子突。
祭仲跪下道:“废长立幼,取乱之道,恕微臣,不敢奉命!”
郑公道:“可是,公子突并不是一个安于下位的人啊!若要立太子忽为新君,那就只有把公子突送到他的外公家去吧。”
祭仲道:“知子莫如父。臣,谨遵君命。”
于是,郑公命令公子突去了宋国。五月份,郑公薨。临死前丢下这样一句感叹:“郑国自此多事矣!”
君主死了,就要根据他这一生的作为,来为他做个总结报告,算是盖棺定论。这个总结报告,要求非常简练,多余的话全部删除,最后只留下一个字,一个最能够准确形容他的一个字。这就叫“谥号”。
最后对寤生的评定是一个“庄”字。庄,庄严的庄;庄重的庄;当庄家坐庄的庄。兵甲屡作曰庄;胜敌志强曰庄;严厉亲民曰庄;自律自夸曰庄;威而不猛曰庄;武而未遂曰庄....。
庄的本义,就是指一棵强壮的、自力更生的、永不屈服的大草芽!最粗壮的草根。
所以,在寤生去世了之后,人们就称呼他为“郑庄公”。
郑庄公这个谥号,从这一刻起,也就被永久的载入了史册。

庄:草壮曰庄
接着,太子忽登基即位,成为了郑国的第四代君主。
作为新一代的郑公,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通报天下的各位诸侯,让大家都知道他已经是郑国的新任国君了。于是,就派遣诸位大夫们,分头去各国报信。
托孤大臣上大夫祭仲,被安排出使宋国,一是通报宋君,二来同时也顺便视察一下弟弟公子突在宋国的动向,看是否还老实。
却说公子突呆在宋国的雍氏家族。时常密谋如何才能回去。雍氏又转告于宋公,宋公也屡屡为之出谋划策。
恰好此时,祭仲出使宋国,已经到了。
宋公欣喜若狂,奸笑道:“祭仲来的好!来的好呀!正是天助我也!郑国将落入我的掌控之下,全在此人身上!”立即命他手下一个叫南宫长万的大夫,率领一帮甲士埋伏在朝堂之后,单等祭仲进门。
祭仲一进来,刚行过君臣之礼,国书还没递上,众甲士们突然窜出,一拥而上,这南宫长万乃是宋国第一力士,闻名天下的高手,只一招,已将祭仲放倒在地,用脚踏住了,将他两手两腿反剪了过来,取一条麻绳捆绑的严严实实。
祭仲还没反应过来,已经动弹不得了,惊惧不知所以,连声大呼道:“主公饶命!饶命!外臣何罪之有?”
宋公看了,冷笑一声,发令道:“拖下去!”
当天,祭仲被他们关进了一间小黑屋儿里。小黑屋被一群全副武装的甲士们把守着,围的水泄不通,不允许任何人进来探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