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做好事,要让别人知道
东方齐国的君主,齐宣王。
这一天,齐宣王坐在堂上,看到外面有个人牵着一头牛,从他的堂下经过。
“站住,”齐宣王问,“这个牛,准备牵到哪里去啊?”
那个人停了下来,道:“回大王,用它祭钟。”
祭钟,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当新钟铸成了之后,就要宰杀一头牲口,取它的血,涂抹在钟的缝隙处。
齐宣王一听,要杀牛祭钟,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恻隐之心。
看到那头牛瑟瑟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就牵去宰了放血,就像是无辜的人被迫拉上刑场一样。可怜啊!
齐宣王有些于心不忍。想也没想,就说道:“放了它吧!”
那个人一听,站在堂下问道:“什么?放了它?这钟不用祭了吗?难道大王是想废除祭祀吗?”
齐宣王说:“钟当然要祭,祭祀的仪式,又怎么可以废掉!”
那个人就问道:“大王,这祭祀的仪式不可以废,这牛,你又不让我杀,请问大王,你到底想叫我怎么办是好?”
齐宣王想了几想,也是左右为难,最后就说道:“那就换一只羊代替吧。”
那个人说声OK,就把牛又牵回去了。
后来,齐宣王问孟子,谈起了这件事。
宣王问:德行达到怎样的程度,才可以王天下呢?
孟子答:保护爱抚百姓,就可以称王天下,没有谁能阻挡。
宣王问:像寡人我这样的,可以做到保护爱抚百姓吗?
孟子答:可以。
宣王问: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答:上次祭钟的时候,大王不忍心看到那头牛去受死,就把它放了。有这个事吧。
宣王曰:有之。
孟子曰:有这样的慈仁心肠,就足以称王天下啦!
有了这样的仁心,还应该说出来让大家都知道。
我固然知道大王您是出于不忍之心,才放过那头牛的。但是,您的善意,除了我能知道,别人又怎么能够知道呢?你知道老百姓怎么说你的吗?
你用羊换下牛。老百姓们看到的一幕就是:
你用一个小的,换了一个大的。
于是,大家就纷纷议论道:我们的大王,好小气!好抠门!他为了节约祭祀的成本,舍不得多花钱,就用一只价钱很便宜的羊子,替换了那头牛。
都在说你小气抠门呀!
一个人心里面的想法动机,外人是难于猜测琢磨的。你自己不解释清楚,那谁又知道你究竟是出于仁慈之心呢?还是为了节约成本呢?谁知道你什么目的呀!
所以,做好事了,做善事了,自己把善的动机解释出来,就是很有必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