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袁绍的战略要地
袁绍的第一选择是: 消灭董卓, 成为全国的大将军。问题是他不具备这个条件, 因为他已经指挥不动大家了, 无法实施。那么,
这个第一选择就只有被迫放弃, 往下进行第二选择。
袁绍的第二选择是: 先在东部半壁江山建立一个新国家, 成为半个国家的大将军。然后再瞅准时机, 灭了董卓,
一统天下。这个选择就没有前一个选择直接了, 得分两步走, 方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可是, 第二选择的第一步, 他也实现不了, 那么, 就根本不能谈第二步了。
如果袁绍不能成为半个国家的大将军, 他就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守。等待他的命运必将是: 迟早一天被淘汰掉。
所以, 他必须再做选择。在他可以选择的范围内进行优选。
按倒推法:
1. 要想最终控制全国, 得先控制东部的半壁江山。只有控制了东部的半壁江山,
才有条件与董卓争天下。
2. 要想控制东部的半壁江山, 得先控制东部上面的七小州。只有控制了东部上面的七州,
才可以号令下面南方的诸侯。
3. 要想控制东部上面的七个州, 至少得先控制七州里面的一个州。如果一个州也控制不了,
那一切都是空谈。
因此, 袁绍现在最切实际的做法, 就是如何谋得一个州的控制权。
东部的七州分别是: 豫、冀、兖、徐、青、并、幽。
这七个州中, 只有冀州的地盘最好, 实力最雄厚, 粮草最充足。如果控制了冀州, 就一定可以保证成为这七个州中的老大,
继而有条件控制其他六个州。
所以, 袁绍的整体战略规划一定是:
先取冀州 -- 再取东六州 -- 再取南方各州 -- 最后取天下。
一共4个步骤。
如果袁绍得到了冀州, 以后的变化虽然还是不确定的, 但变化的范围已经可以大致框定:
1. 从最好效果来看, 如果变数一直对袁绍有利下去, 那么, 袁绍最终可以夺取天下。
2. 从最坏效果来看, 如果变数一直对袁绍不再有利, 那么, 袁绍至少可以是各路诸侯中最大的一个诸侯, 即使没有任何发展,
也不至于被别人轻易消灭。
如果袁绍得不到冀州, 那他就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守。迟早一天会被消灭淘汰掉。
所以, 能不能得到冀州, 对与袁绍来说, 至关重要, 得不到一定是死路一条, 得到了, 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并且还有可能继续发展。
夺取冀州, 是袁绍当前的最佳选择, 因为他已经没有其他好的选择了。但夺取冀州一定会与冀州的现任老板发生冲突,
这样就主动挑起了关东联军的内讧。导致的结果是:
1. 与冀州的现任老板展开激烈的争夺, 胜负各占50%, 袁绍不一定能得到。
2. 即使抢到了冀州, 也必会失去其他关东诸侯的信任。失去往日的号召力。
所以强行占领并不是高招, 只是个下策。
最好的方式是用和平的手法得到冀州, 这就必须采用一定的计谋, 计谋一旦成功, 既可以不与冀州老板为敌, 也不与其他关东诸侯为敌,
而轻易获得冀州, 且不会发生关东联军的内讧。
如果这种计谋不存在, 或是不能实施, 那就必须撕破脸去强行抢夺! 总之, 无论如何, 一定要先得到冀州。
能不发生内讧是最好, 可以继续当谦谦君子, 若发生了内讧, 也不怕, 无非就是当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无论是当君子还是当小人,
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最重要的是先要得到这个利益, 才能保证你不被淘汰, 才有资格参与下一回合的角逐。
否则, 都是空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