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闲云讲说古本《西游记杂剧》
(4) 为唐僧送行
唐僧在金山寺老禅师和洪洲太守虞世南的安排下, 捉了刘洪, 报了仇。报仇一结束, 观音就再次出场了。
观音在小说《西游记》里是一位菩萨, 并且还是女性, 而在《西游记杂剧》里面, 既不是菩萨, 也不是女性, 而是佛。剧本上一直称之为“观音佛”, 这是有区别的。
观音站在高垛云丛里, 叫道: “众官见老僧么!”
众官闻声,
皆拜伏于地。
观音道:
“长安城中,今夏大旱。可叫玄奘赴京师,祈雨救民。我佛有五千四十八卷大藏金经,要来东土,单等玄奘来。虞太守听我叮咛,依老僧国祚安宁,陈光蕊全家封赠,唐三藏西天取经。”
观音的身份是至高无上的, 他说一句话要比皇帝的圣旨还管用。这一点和小说中的观音用尽各种手段是完全不同的。他根本不用手段,
而是直接下命令, 文武百官乃至皇帝陛下, 都得老老实实地执行观音下达的一切命令。
观音吩咐了三件事:
1. 京师大旱,
叫唐僧去求雨。
2.
陈光蕊全家都要封赏。
3.
前两件事完成后, 叫唐僧去西天取经。
这三件事很顺利的就完成了。唐僧来到京城, 开坛作法, 向天祈雨, 仅打坐片时,雨就来了, 并且是连下三日大雨。天子大喜,
赐给唐僧金襴袈裟一件, 九环锡杖一条,封经一藏、法一藏、轮一藏,号曰三藏法师。
唐僧被封为大唐国师。唐僧的父亲陈光蕊复活后, 被封为楚国公, 唐僧的母亲殷氏被封为楚国夫人,
赐公田四十顷。父母显荣还乡,唐僧上路取经。
唐僧出行的这一天, 洪洲太守虞世南在霸桥设下帐篷, 摆着宴席, 带百官前来送行, 虞世南道:
请师父下马,吃了再走。那尉迟总管,也要来送,怎么到现在还不见他来?
尉迟恭跚跚来迟, 他慢吞吞地边走边唱: 读那孔夫子文字,着他们拜如来节外生枝。
唐 僧:
那年老的军官是谁?
尉 迟:
弟子乃尉迟敬德,现居十六大总管之职。今奉圣旨来送法师,因金疮举
发,不能骑马,所以来迟。
唐 僧:
多闻老将军英雄,愿对小僧说一遍。
尉 迟:
俺立国安邦志广施,杀将驱兵心不慈,若是两阵对圆时,提着尉迟恭的名
字,叫他们魂附其尸!因年老有病不能辞,奉圣旨勉强行之,问师父求取
个法名儿。
唐 僧:
将军如此言语,便是诸佛种子。真乃是禅林中大宝也,可名曰宝林。与你
摩顶受记。
众官都向唐僧求法语, 指点指点。
唐僧道:
众官,听小僧一句言语, 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忠孝两全,余无所报。
这时,
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也纷纷要求唐僧为他们指点指点。唐僧也一一指点, 你该怎么做, 他又该怎么做, 讲的头头是道。
其中一人道:
师父,小人是个做买卖的,求师父为咱说说法。
唐僧道:
十合一升,十升一斗,量尽大仓粟,人心犹未朽。万事休将一概看,自然寿算能长久。
其中又一人道:
小人是个做称的,求师父为咱说说法。
唐僧道:
做称的, 就是要公平。二八春秋分,一斤十六两,星星要见利,物物喜腾长。一权到手便均平,自然天地长培养。
这时,
人群之中一个妇女高声叫道: 小人是个开洞的,也求师父为咱说说。
这一下,
可把唐僧给问住了。
唐僧奇怪道:
咦? 怎生唤做开洞的?
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告诉他, 所谓“开洞的”, 就是妓女, 卖淫的妓女就叫开洞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