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感知自己一样感知别人

(2014-11-18 20:59:55)
标签:

杂谈

http://ww2/large/51c561acjw1emfg71bvf4j20dc0800te.jpg

“理想的母亲”、“理想的父亲”、“理想的妻子”、“西方人的思维”、“东方人的思维”,这些在若干咨询中的词句反映了当事人的某种经历、感受或者渴望。但这都不是你与之真真相处的那个对方的作为人的真相。这些词句都是标签。迷于标签,就忽略了你和他/她同作为独特个体的人的本质。我们的文化以及不少的文化中都喜欢“标签化”人,比如黑人白人中东人河南人上海人穷人富人农村人城市人城管公知……当你接触对方时,对方首先是个人,本质是人。不概化不泛化更不妖魔化当然也不美化和神化。他/她就是和你一样的人,这是一个最大的事实。无论他/她是你的父亲母亲子女上司下属,哪怕是敌人,他/她也首先是一个人。我们在近代历史中战争双方的宣传海报里,经常能看到的敌人形象是像鬼像妖一样。当然,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某种反映,若以此来鼓励或者“煽动”年轻人上战场厮杀,在战场上也许战士们才能姑且忽略对方是一个人。但刺刀捅向敌人的胸膛,同时也是捅向一个人的胸膛,这个人定是某个母亲或父亲的孩子也许还是某个孩子的父亲或者某位姑娘的爱人。我写这些绝非胡思乱想,我发现在不少来访者头脑里有被我戏称为“法西斯”的思想侧面存在或者说“法西斯”的子人格。这个子人格喜欢控制他人的自由意志,这个他人常常是孩子另一半,而且往往他们同时是曾被父母太多控制的小孩。我们如果喜欢控制和操纵他人而不自知,我们如果歧视丑话妖魔化标签化他人而不自知。这种东西在文化中流传,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我们的历史中,一到动荡时期,人跟人的关系常显残酷无情,这也许是平素内心的暴力或者压抑过甚而缺乏出口的原因。把别人当作和你一样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员而去尊重,不说爱人如己,像感知自己一样感知别人,无论他贫穷还是富有,是老人还是孩子。此也许是持久和平的一个源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