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结束,我从龙龛码头骑电动车回古城,这是一条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公路,车尾洱海,头向苍山,两边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每驶一段,就能闻到不同的味道,这一段是开花的大葱,那一段是香甜的桂花,我匀速前进,点滴的小雨不时飘在我的鼻尖、额头和脸上。
今天是4月4日,星期四,清明节。
我不知道为什么西方的复活节与我们的清明节相距如此之近?就象这次#心灵环保之解梦小组#第4次活动中窗外突然出现的歌声和流水声一样,想来都不是偶然。
复活节那天刚好是周日,我坐在大理古城复兴路上的基督堂,听邓牧师讲关于复活节的故事。圣经里说:“不要在死人中找活人”,“他已经复活了”。我们暂且不论信仰的问题,单这两句话本身就有很深的寓意。那天基督堂的窗外也是时晴时雨。最后,我还在温馨而昂扬的结束歌曲中接到了现场发放的鸡蛋和发糕。
“在死人中找活人”。也许正是这第4次活动背后的内涵。简单地说,这次的活动主题是“倾听死亡”,或者说是“与死亡对话”。
http://s9/bmiddle/51c561acgd98b21da2258&690
我们团坐在
@大理恬舍洱海海景度假酒店三楼的一个房间,大海就在玻璃门外,这是这个酒店最好的观海房,很多客人都想住在这里,但酒店的主人却把它作为迎接上师的场所,不对外。我们有幸接到邀请来这里举办活动,看着房间简洁而深邃的布置,感受着贴心的靠垫,以及那尊白色的“欢喜佛”所散发出来的吉祥之光,我恍惚着,这是那世修来的福分?
我们邀请了曾经的至亲至爱,穿越门外阳台上空又浓又大的白色云层,穿越透明的玻璃大门,穿越时空的限制,和我们团坐在一起。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匪夷所思,可他们却很“听话”地接受着我们的邀请,如约而至。他们爱着我们,所以我们没有丝毫恐惧,我们倍感温馨。无论他们如何向我们述说,述说痛苦还是欢乐,压抑还是轻松,我们都一并担起,我们有力量,因为“我”被周围的“我们”所托举。
痛彻心扉的哭泣,红红潮湿的双眼,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我们面朝痛苦,却获得了轻松和释然;我们倾听死亡,时时得到提醒,生命理应欢喜,本该如此。
欢喜,是这些曾经的至亲至爱对我们的叮咛和诉告,他们在那个世界,他们也在欢喜中遥祝我们的欢喜。生命,就是欢喜,花开艳丽幽香迷人,不为任何,只因它是花,就有花的欢喜。
结束,我们感谢东方窗外的洱海以及蓝天和白云,我们感谢北方正位的佛像,我们感谢主人,我们感谢窗外适时飘来的歌声和优美的流水,它们都是“他们”,我们曾经的至亲至爱。
我们的一切,他们时刻都在聆听。
在这复活的清明。
更多博文: 不枉此生的活法——个人生涯规划一对一网络咨询
【Yes or no
“是非解夢”工作室】成立了!
《仙人掌应该种在哪里》
移居大理随笔之一:开花的馒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