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20230210

分类: 原创散文 |
开满格桑花的地方就是故乡
那年,我离开家乡,搬到了城市,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在城里居住时间一长,那些关于故乡的记忆渐渐模糊起来,但有一种叫格桑花的植物却一直开在心里,时常散发幽香。
去年,我回故乡探望父母,竟然在公路旁邂逅了美丽的格桑花。格桑花是美丽的,它一丛丛长在山坡上,开在公路旁,如身姿婀娜的少女,随风摇曳生姿,花朵艳丽,色彩缤纷,有粉的、黄的、白的,争奇斗艳,微风起处,掀起一波波花浪,既艳丽又芬芳。
望着眼前漂亮的格桑花,我想起我那美好的童年,想起格桑花曾陪伴一块长大的美好岁月,想起格桑花在我心里留存着很多美好故事。
小时候,家在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个小院落。为了美化环境,母亲在院子里的角角落落种下很多颜色各异的鲜花,每到春夏院子里的花慢慢长大,次第开放,姹紫嫣红,招蜂引蝶。特别是常常开在墙角的格桑花,在这些花中格桑花开得更胜一筹,其植株高大,花朵艳丽,微风起处,涌起一波波的花浪,既艳丽又芬芳,把偌大的小院装点的如同花的海洋。
爱花更惜种花人,母亲爱花在小村是出了名的,她是小村之花神,她将花种和花苗送给村里的妇女们,于是街路两旁或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是色彩艳丽的鲜花,每年夏秋偌大个小村简直就是神仙般的世界。
那些年,母亲还年轻,她总是撩起那条又黑又粗的大辫子,盘在脖子之上,显得既美丽又大方。母亲是勤劳的,为花儿浇水、松土、施肥,样样都不含糊,一天从早到晚在自己的小院里忙忙碌碌。她喜欢在院子里种植格桑花,不仅因为花色美艳,花期长,可以妖娆小村的整个春夏秋,还因为格桑花植株高,枝茎柔韧,花朵落去之后,还可以用它编扫帚,虽然不是那么耐用,但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还是显得弥足珍贵。
于是,在母亲的带动下,村里种植格桑花流行起来,一到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小村庄掩映在格桑花丛中是那么美丽。村子里有一条柏油路,从小村中间穿越而过,村民在油路两边也见缝插针种满了格桑花。车行路上,穿梭在花海之中,随着一阵阵清风拂过,涌起一阵阵花浪。坐在车上,如同行船颠簸在波浪滔天的海洋上,令人万分沉醉。
参加工作后,我离开开满格桑花的故乡,辗转来到县城,一别就是二十年,虽然常常趁着节假日回乡探望父母,但对那个小村庄却越来越陌生,感觉物是人非,常常惹出“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笑话。但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我还是有很多不舍,总是抽空回到那美丽的小村庄饱览格桑花的美。
我本属于乡村,如今客居钢筋铁骨的城市,城市的寡淡无味更让我的返乡欲望膨胀起来。工作之余,与三五好友一边喝茶,一边回忆童年的万般美好,讲起那个开满格桑花的小村庄,朋友们也伸出大拇指,津津乐道的还是色彩艳丽的格桑花。
自从把写作当作毕生追求,直至成为一个作家,我的内心常常激流涌动,蛊惑我写下很多关于格桑花和那个遥远小村庄的诗意文字,我常常搜肠刮肚,想尽那些美妙的词汇,企图来描绘幼小记忆里开满格桑花故乡的美,可往往是徒劳的,我总是感到我的文字太过拙劣,无以表达美好童年故乡的美。
于是,我总在学习探讨,总在行色匆匆中暗自观察偶然发现的格桑花,想通过自己的感悟,来描摹各色花朵的形态和美好,但也是事倍功半。
母亲知道我爱格桑花,但不能和格桑花朝夕相处,也曾给我捎来格桑花种让我种植,或者干脆捎来一盆栽花的格桑花,可我却粗心大意,不是忘了浇水,就是将花浇得枯萎而死,最后都让我心生无限疼惜,失望透顶,我始终认为即便是一株花草,也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轻易戕害不得。
这样一来二去,我干脆戒掉了爱养花的臭毛病,避免对花朵造成新的伤害。母亲见我屡屡失败,却没有软泥扶不上墙的恼恨,而是更加精心培育起院子里的格桑花,让他们开出更加艳丽芬芳的花朵。
母亲玩上智能手机以后,将微信功能运用得得心应手,常常用微信的拍照和摄录功能给我发来美丽的格桑花的照片或者视频,让远在他乡的我依然能够饱览故乡美丽的格桑花,没想到母亲的种花经验和趣事,让我对美好的故乡更生出些许爱恋。
在母亲录制的视频中,我常常能看到母亲的身影,她虽然年迈,却非常勤劳,每天依然固执于惊醒一个个湿漉漉的晨曦,在美丽格桑花的花丛中微笑面对人生,累却快乐着,母亲的人生亦像格桑花一样美丽。
在我的手机相册中存储着好多美丽的格桑花图片和视频,在我想念美丽的格桑花和母亲时,我便点击图库,通过母亲拍下的图片和视频,平息我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
哦,故乡那美丽的格桑花啊!哦,那生我养我并陪我一路成长的浓浓母爱啊!
李忠元
开满格桑花的地方就是故乡-兰州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lzbs.com.cn)
http://lzrb.lzbs.com.cn/pic/202302/10/ffa6d439-31b6-4d12-b68b-e0c9b8b54119.jp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