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语传真】“武吃”烤肉季...

(2010-03-22 13:04:12)
标签:

银锭

燕京八景

38军

军歌

心语

什刹海

“武吃”烤肉季...

 

    昨晚,许多多年不见的老战友在京城知名的老字号“烤肉季”饭庄相聚。由头很简单:庆贺生日。直到开席大家才彻底明白,原来是同时为四位三月分出生的战友庆初度之辰。有意思,这样的集体生日宴本人还是头一次参加。闻讯而来的战友、同学们坐了满满两大桌,欢声满堂,笑语不断。最精彩的一幕是男女混声大合唱——集体高歌38军军歌。“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秀水河子歼灭战,队伍打成钢,嘿!大小几百仗,仗仗有名堂,三下江南,打得敌人胆破心又慌。...”虽然战友们一个个都已年过半百,早已不再是当年在38军时的姑娘小伙,但大家还是尽力把嗓门提高,让洪亮的歌声传遍整座小楼,传出窗外,传向什刹海、后海。似乎要用这当年威震敌胆、雄振军威的军歌豪迈宣告:我们曾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百炼成钢。...

    庆贺之余,我想到这久违的“烤肉季”。20年前,这里还不是灯红酒绿、熙熙攘攘的夜市一条街。因为单位距这里比较近,于是,便经常趁着下班后或节假日与朋友们光顾这久负盛名的饭庄。之所以慕名而来,只缘于老北京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南宛北季”。“南宛”指的是北京南城的“烤肉宛”,而“北季”则是指今晚战友们的所到之处——地处皇城北面、西城区什刹海银锭桥畔的“烤肉季”。可别小瞧这“烤肉季”,它可是始建于清朝道光28年(1848年)的“老古董”,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是享誉北京的老字号。

    上下左右打量一下这座古香古色、雕梁画栋的小楼,一股浓郁的民族文化风韵便佛面而来:红色的柱子,绿色的琉璃瓦,汉白玉的栏杆,汉白玉的石狮。...“画楼醉看粼粼水,炙味香飘淡淡烟。”抱柱上这幅由著名书法家肖劳先生题写的对联和门楣上由溥杰先生题写的“烤肉季”三个字,令店堂门面熠熠生辉。湖边耸立着一块宣传牌,上书:“银锭桥观山一景,烤肉季烤肉一绝。”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原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对此地、此景、此风物、此肉香的由衷赞叹。不知“燕京八景”者难写此句,未尝“烤肉季”的烤肉者难言此语。大餐厅和各个雅间内,名人墨宝琳琅满目,令人赏心悦目。...“烤肉季”变了,变得越发年轻、更加妩媚了。

    听说,2006年“烤肉季”的烤羊肉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听老人们讲,去“烤肉季”吃烤肉讲的是“三绝”。一曰:烤肉绝。此处不多赘言,有待观者前往品尝;二曰:观景绝。银锭桥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站在银锭桥极目远眺,晴时可见西山,雨后可欣赏斜阳夕照,美不胜收。三曰:赏荷绝。食客落座“烤肉季”,满目荷花嵌海,吃着香喷喷的烤肉,观着清新爽目的红粉翠绿,无人不动情,谁个不吟诗。“地安门外赏荷时,树里红莲映碧池;好似天香楼上座,酒醉人阑雨丝丝。”

    记得最有意思的是过去“烤肉季”还有“文吃”“武吃”之别。“武”即为武夫,实际上就是那些自称为“大老爷们儿”的人。有的光着膀子,有的把脚蹬在条凳上,人人手执尺把长的“六道木”,在烤肉炙子上边烤边吃,边吃边喝着二锅头。你就看吧,这边乌烟缭绕,那边汗流浃背;这边“哥俩好哇,六六六呀”,那边大快朵颐、屠门大嚼。知道的是“武吃”,不知道的准得被吓出门去。“武吃”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那些“爷们儿”在酣畅淋漓中大吃二喝,在吆五喝六中酒足饭饱的过把瘾需求。...相比之下,“文吃”就显得过于斯文。就是在后厨由厨师将肉烤好,然后再由服务员送上餐桌。

    由此不禁想到:象我们昨晚那样一群“军转”“军退”们粗门大嗓地高唱军歌、大杯喝酒大口吃肉是不是也算是一种新式“武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