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河夜话】“白脸”曹操

(2009-09-04 08:47:18)
标签:

白脸

豪强

军事家

苦寒行

曹操

“白脸”曹操

 

    君不听歌中唱道:“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古往今来,京剧乃至各地方戏剧,都将曹操的扮相画成了白脸。若随便演演唱唱也就罢了,如果较真,把曹操唱成“白脸”则不免有失公道。至于何年何月何许人对曹操有何等深仇大恨,非要将其相貌堂堂的脸庞抹上一块白暂且不表,仅以他被誉为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这一点,就不该画其为“白脸”。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20岁举孝廉。父曹嵩,宦官曹腾养子。黄巾起义时,曹操起兵镇压。军阀董卓要废汉献帝时,他又起兵讨卓。后因收编农民起义军壮大了力量。建安元年迎献帝到许县,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骂他的人,多半都是对“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不满者。

    曹操所处的年代是一个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的年代,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扩张了军事力量的豪强军阀,纷纷拥兵割据,在长期混战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繁盛的中原大地竟处处呈现“白骨蔽平原”、“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曹操在这种形势下,以卓越的才能和胆识,抑制豪强兼并,大兴屯田,用人唯才等一系列进步政策,安抚了民心,壮大了队伍,统一了北方。这是另话。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亦是汉末建安文学“彬彬之盛”新局面的开创者。史家说他“御军卅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确是实录。人所共知、耳熟能详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便是出自他的《龟虽寿》。曹操写此诗时已年过五十,表现了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他的诗极为本色,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尽显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雄心勃勃。如《苦寒行》中历历如见的山路行军艰苦描写:“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抒发征夫怀乡之思、深切感人的《却东西门行》中:“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句,更是把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平定天下的壮志挥洒得淋漓尽致。...

    好一个曹操,但见他跃然马上,拔剑挥军官渡会战,所向披靡;又见他屹立船头,目睹赤壁大战火烧连营,不以一战成败论英雄。...曹操,有魄力,有远见,有才干,有胆识,咋就被后人给画了个白脸呢?真让人哭笑不得。看来历史的真相轻而易举就能改头换面。若是曹操还在,这位“改造文章的祖师”非奋笔挥毫上书不可,“想当年,俺老曹叱咤风云,杀得那孙权、刘备望风而逃,最后完成了统一大业。你们不是说胜者王侯败者贼吗?咋到俺这就不算数了?那些俺的手下败将倒成了你们心目中的英雄。不成不成,赶紧把歌词、脸谱改过来,谁要是敢不改,别怪俺老曹重新‘整齐风俗’、‘破浮华交会之徒’,取消‘唯才是举’的‘九品中正制’,让你们官也做不了,贿也拿不成。”... 嘻嘻!真有你的,老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