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三 学 艺
(连载一)
【按:阿三是一个化身,一个影子,一个集当今影视文化圈内诸多“名人”秉性之大成者,从他身上或通过他的目光,可以看到诸多令人敬畏的“大师”“名人”原汁原味的“气质”与“风度”。温故方能知新嘛。笔者郑重提醒:千万不可对号入座,自寻烦恼。】
阿三,在家里本应排行老三,只可惜前面两个姐姐都在襁褓中不幸夭折。只要阿三妈不再生养,他也算是个独生子。
阿三的家乡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小山村被群山环抱,一弯河水在门前流淌。大山里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贫穷落后。那青山绿水、鸡鸣狗吠却令阿三至今魂牵梦萦、引以为豪。
阿三爹是个老实巴交的木匠,常年东奔西走四处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阿三是在妈的悉心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的,所以,他最听妈的话。
阿三妈,长得并不漂亮,却因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平添了几分姿色,惹得男人们垂涎三尺。她常说:“我这个娃儿好背兴(倒霉),出生时医生硬是下了产钳,把娃儿脑壳都夹扁了。”说时还要扳起阿三的头让人看,“娃儿长大了,非和卫生院打一场索赔官司不可。”
左邻右舍说:“阿三是个瓜儿(傻瓜),性情古怪得很,从来不和村里的娃儿一起耍,总是一个人跑到村头去看猪哇狗儿的交配,一蹲就是一半天,他妈喊他吃饭要转半个村子才喊得应他。”“这也许就是我学艺有成的源泉。”阿三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曾毫无掩饰地说。
老师一提起他就头疼:“阿三的智商肯定有问题,数学考试从来不及格,两位数还行,三位数就乱套;加减法能凑合,一有乘除就乱成了一锅粥。语文也不咋样,字写得像猫画胡子;作文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病句满篇。”...
校长的印象是:“阿三行为怪癖,满脑子胡思乱想,神经多少有点毛病。有一次,他竟闯进女厕所,说要看看女人解手的地方与男人有哪样不同。”村支书为阿三辩解说:“这有啥子大惊小怪的,这是娃儿的好奇心嘛,不就是看看女厕所的茅坑与男厕所有啥子不同嘛,你们想到哪里去了?”...
在支书眼里阿三是个天才:“阿三聪明!绝对聪明!全村的娃儿没得那个比得上他。”
说到村支书,阿三还真是与他情投意合,有着不解之缘。一次,阿三爹天不亮就到了家。阿三听见熟悉的脚步声,一骨碌跳下床,跑进妈屋里,把正在酣睡的支书拉下床。支书吓得连裤儿都来不及穿,抱着衣服光着脚板,从后门溜了出去。事后,支书问阿三:“娃儿,你为啥子要救我?”
阿三有些腼腆的答:“我做了个梦,梦见你是我爹。”
支书喜出望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一元票塞进阿三的小手:“好娃儿,去,买糖吃!”
阿三确实爱做梦,且云山雾罩,稀奇古怪。他常在梦里梦见自己的爹是个说得出口、拿得出手的官,一个大官,就像一呼百应的村支书那样。于是,村支书成了他心中的爹,无人在场时,他会轻声地喊支书一声“爹”。看见支书满意的笑脸,他心里真比喝了蜜还甜。这成了他俩之间的小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阿三妈。
见阿三学习不争气,阿三爹对阿三妈说:“我看算了,还是让娃儿学手艺吧。有了手艺将来有活路干,可以养家糊口娶媳妇。”
阿三妈坚决不同意:“你要让娃儿学啥子手艺?啊?也和你一样成天在外面混,连家都顾不到?不行!老娘不投这一票!我就是要让娃儿读书,读好读赖都要读。你懂个屁!读书本身就是学艺,书中自有——啥子屋来着?哦,黄金屋!你听到没?黄金屋呀!等娃儿读出黄金屋来,看你还有啥子话讲?”
村支书当然支持阿三妈:“对!读书!就是要读书!这——么聪明的娃儿不读书真是屈才。”
阿三心里想:“就我这么一块料,还能读好久书哟?读书有啥子好嘛?真不如看公猪趴母猪好耍。”
山不转水转,世道就像变戏法。阿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果然有一天圆了妈和支书的读书梦。...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