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好审视自己,你有没有“恋尸癖”

(2016-10-24 11:43:14)
标签:

杂谈

好好审视自己,你有没有“恋尸癖”

​      说说今天的新闻:今天一早顾歌点开新闻,看看有什么可以作为今天的素材的,突然发现一条令人作呕的新闻,“沈阳法库殡仪馆女子遗体被辱,嫌疑人或涉案多起”。这新闻一出,许多有丧亲之痛的家庭也会陷入新的担心,在逝去的亲人火化之前,它们还能得到应有的安息吗。好在这位“奸尸”者被抓住了,年纪也才二十二岁,许多人感慨,这个年纪做什么不好,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不伦之事呢。所以,顾歌得分析一下,这个“奸尸”者的心态。

好好审视自己,你有没有“恋尸癖”

多发性的“奸尸”行为应该归于“恋尸癖”这一准专业名词的解释范畴。听说许多恐怖片中都有这样的场景,由于顾歌没有胆量看这类片子,也就没法举例了,但“恋尸癖”的人格成因还是可以追溯的。精神分析学说所划分的人格第三阶段(3~6岁)属于性器期,此阶段儿童的兴趣在于生殖器,喜欢抚摸或显露生殖器并有性欲幻想。这个时期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顺利地解决这一时期的矛盾冲突可以使“超我”或良知得到启蒙并促进性别行为的形成。若矛盾不能解决,以后就会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和各种性“偏离”,如“裸露癖”、“恋物癖”、“异装癖”、“恋童癖”和“恋尸癖”等。这一时期的冲突是什么呢,艾瑞克森的人格学说对精神分析学说有了比较好的补充说明,他认为这一时间的主要冲突就是主动性与内疚的冲突,当一个儿童随着与社会交往增多,开始面临社会生活的挑战。儿童必须学会怎样与其他人一起玩、一起做事,如果此时受到压制,就会产生压抑,他们的企图心和目标感就会受挫。于是产生内疚感和社会性退缩。但他们内在的控制力无法向外释放,转而开始控制一些非人的物体,比如玩具或游戏。但此时的这种“物化”控制如果与“性兴趣”和“性快感”形成合体,就会形成诸多“癖症”的源头。所以啊,顾歌发现,一些“癖症”者们的占有欲非常强,他们想要占有并控制他们能控制的事物,以平衡在人际活动中控制力的缺失。当然“恋尸癖”者也就不例外了。

好好审视自己,你有没有“恋尸癖”

​      许多人一定疑问了,为什么会恋上了尸体而不是其他呢,除了前面我提到的尸体作为“死物”的可控性外,尸体也意味着腐坏,这就不得不又提到精神分析学说的第二人格阶段-------肛欲期(1.5—3岁)。说到肛欲,现代人已经不陌生了,男男同性恋的交媾处也。当然,在临床中,顾歌发现异性恋中也存在这类偏好者。这些偏好者都是在第二人格阶段遗留的“粪便喜好”,要知道这是该时期的儿童能抓取的由自己生产的“内在物”,是自我感或自我控制的表象化。正如有人喜欢闻自己的脚臭、腋味、鼻屎……一样。有人把这种残留的人格特性称为“肛门人格”。一切不美好的甚至腐败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这类人格的精神向往和解脱方式。其实恋尸者就有这样的人格属性。一旦有这样癖好的人出现现实的压力和性压抑,正常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其需求时,其压抑的情感就会象脱缰的野马,向外奔腾释放。当然目标物体一定是那个足够让他刺激的带有各种感觉冲击的物体,只是这个新闻里的家伙选择了尸体。

好好审视自己,你有没有“恋尸癖”

​       所以,人类的成长过程有多么的重要,早年的一些不经意的缺失和挫折都可能引起今后成年心理的异常。在顾歌眼里,人人都是有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在哪里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问题是,如果你自己已经知道异常了,还不注意处理和治疗,一味的放任的后果,当然就是破坏与被管控。故事总是在这样循环反复的上演着,没有尽头,但我们可以控制好自己的精神源头。顾歌最想和你说的是,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


欢迎大家关注顾歌微信:gugeshuo,每日更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