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说说今天的心事:山东女大学生徐玉玉因为一次电信诈骗而被活活气死,这悲伤的事情终于激活国家权力部门整治电信诈骗的决心,这可能也是徐玉玉之死背后的价值。今天突然又报出一个相似的新闻,山东一大二学生宋振宁遭遇电信诈骗于8月23日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这接二连三的事件让人痛苦之余不竟也让人思忖,这些年青人的心脏是怎么了?为什么因为一个骗就能引发骤停。在这里顾歌就要进行一番解读,其实就种现象就是心脏衰竭现象,一些人在心脏健康的情况下,突然遭遇到强烈的外在事件刺激,就会可能会引发心脏衰竭并死亡,那么我们如何在即使受到外在强烈刺激时还能预防生命健康受到伤害呢。
在这里我先用一个模型S→T→R的公式来表示,即一定的刺激(S)被认知结构(T)所解释,才能作出反应(R),这是昨天的顾歌潮阅读书会上所解读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提出的论点。
拿徐玉玉案例来说,其死亡的心理机制是由于被骗这个外界刺激,在她的认识系统形成一个“细思极恐”的意念,然后导致了其心脏衰竭的结果。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骗子横行的今天,而被骗致死的却很少呢,区别就在于你没太往心里去呢还是细思极恐着。这样的案例在心理学中研究还挺多的。以一个死囚犯为例吧。行刑者对死囚说:“我们执行死刑的方式是给你放血而死,这是你死前对人类做的一点有益的事情。”这位犯人表示愿意这样做。实验在手术室里进行,犯人在一个小间里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一个大间。他听到隔壁的护士与医生在忙碌着,准备对他放血。护士问医生:“放血瓶准备5个够吗?”医生回答:“不够,这个人块头大,要准备7个。”护士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点一下,算是开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细管子放热水,水顺着手臂一滴一滴地滴进瓶子里。犯人只觉得自己的血在一滴一滴地流出。滴了3瓶,他已经休克,滴了5瓶他已经死亡,死亡的症状与因放血而死一样。但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有流。他为什么会死呢?
这就是外在刺激激活了死囚恐惧死亡的意念,从而导致其心脏衰竭。美国也发生过意念致死的事件。一个电工,在四周布满高压电器设备的环境里工作。一次,他无意触到工作台上的一根电线,就立即倒在地上死了。身上表现出触电致死的一切特征,皮肤变成了紫红色和浅蓝色。而事实的真相却是:当那位不幸的工人触碰电线的时候,电线中并没有电流通过,因为电闸根本就没有合上,他是被自己认为触电的意念杀死了。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糟糕的意念可以让人的健康衰退,在一些危机时刻,人的意念足够让一个成年人致死。而良好的意念呢能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使“唾液免疫球蛋白A细胞”和“辅助T淋巴细胞”这两种免疫细胞增多。
所以说病人“多想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一些心理学家就利用引导人意念的治疗方法,比如催眠治疗和想象疗法治愈过一些肿瘤案例;美国德克萨斯州福斯堡的蒙顿医生,应用意念疗法治好了自身的皮肤癌。说到这里,大家知道了,人类的自身意念是个很神奇的存在体,如何提升自己健康意念的水平,其实首先就得放下细思极恐的状态,对一件已经发生的事要用未来积极想象法来思考,边上人也要往有希望的方向劝说。而让社会风气好起来,除了狠抓贼抓骗子外,社会的救助系统的规范性也要上一个台阶。
其实徐玉玉在经历被骗事件后,她是可以不死的,但既然死了,我们就不要仅把矛头对准骗子,因为骗子是抓不完的,而是也应该把目光放一些在在公安接警人员的对话技巧及家人的安抚能力上。只有进行了合理的反思,这样的细思极恐的死亡事件才能得到避免。
欢迎大家加入最大的心理自助APP平台“嗨忧心理”,只要扫扫下列的二维码或在手机应用市场里点击下载“嗨忧心理”就可以了,“嗨忧心理,你的心情,我来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