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7月17日6时45分,敦煌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党河风情线有人落水需救援。据敦煌市公安局初步调查,确认5人为敦煌某个体企业员工,1人为参与救援群众。当日凌晨4至6时,某个体企业6名员工在党河风情线护栏边饮酒,后其中一人声称不想活了,翻越护栏跳入水中,被同伴救起后再次翻越护栏跳入水中,同伴5人在施救过程中4人落水溺亡。
说说今天的心事:在美国新泽西洲纽瓦克市郊的一座公墓中,默默地贮立着一个墓碑,上面写着几行字,杰基.安东尼生于1972年卒于1998年10月23日,墓碑后面写着一行字,“虽然你长得瘦小乏力,但你的精神力量却无穷到足以振奋每个人的良知和善行”。这是顾歌在二十年前聆听一位长者演讲时记录下来的故事,这句墓志铭却深刻记忆着。
我当时想着,这个和我同时代的美国青年,为什么只活了十六岁就逝去了,而生后却能获得这么高的奖誉。据说他的葬礼上从四面八方涌来了近千名民众,大家把他视为英雄来礼赞。他做了什么呢。
因为当地黑熊出没频繁,熊在非发情期、非哺乳期或不饥饿等状态下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但有一只黑熊这次不知受到什么刺激突然窜出来袭击社区里正在玩耍的几个孩童,孩子们看到黑熊来袭,四散逃去,但有一个孩子不幸被黑熊咬住,这个孩子命悬一线时,正放学骑车路过的安东尼听到呼叫声就奔过来,他不顾自己瘦弱的身体,用捡起的树枝抽打黑熊的脸并一边大声呼救。黑熊受痛就放下那个孩子,开始追赶安东尼。安东尼在被赶来的人们从熊口中抢出来时,生命已经逝去,而那个被安东尼救下的孩子最终也因为流血过多没有抢救回来。
这个故事在当地传开后,许多人都深受感动,赶来悼念这位年轻的英雄。安东尼明知自己弱小的身体无法与几百斤重的黑熊搏斗,但他却不顾危险毅然去救危难中的孩子,这就是利他行为,是指即使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甚至可能有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的行为。
西方文化中一直奉行这种舍已为人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也让更多民众在内心的道德体系中植入了利他助人的行为规范模式,如果遇难不救反而会产生内疚感和无能感。对比之下,顾歌不由感慨作为具有万年文明史的泱泱中华大地,现在却是满眼的冷漠愁世、木然旁观,甚至对利他行为讥笑戏谑。
视线转到今天顾歌要说的主题,那就是今天的新闻报出“甘肃敦煌一女孩跳河自杀5人施救,结果6人全部溺亡”的消息。看一眼新闻评论,多的是谩骂和讥讽。
顾歌认为,你可以漠视生命,但不能嘲笑逝者;你可以没有功德心,但你不能嘲笑利他心;你可以无视,但也不能如此无知啊。唉,其实顾歌知道,中国社会目前流行两种现象,一种是对大腕明星财主们的爱恨情仇羡慕嫉妒恨交织纠缠,一种是对利他善行公益助人满腹狐疑谨慎小心的爱莫能助。
这样的情结下往往同样涌动着两种动机心态,一种是急功近利的反向心理,当竞争不过胜出者,就开始顶礼膜拜盲目崇拜,但依然会夹带着偏激的姿态。二是嫉弱如仇的投射心理,把内心最自卑和自责的自我影像投射到外面,当看到类似的虚弱和渴求帮助的样子,就莫名的痛苦和愤怒,这是他最否定自己的一面,令他无法直视。原来如此,顾歌知道,中国社会目前是病了,雷锋精神永垂于书本和口号中!所以,中国目前更需要的是真正的心理疏导者!

加载中…